道路绿化,栽乔木和栽灌木哪个更费钱?如果单看第一次施工的造价,当然乔木要贵一些,但如果短期内频繁更换、多次施工,栽植灌木的累积成本就未必比栽植乔木的低了。举个例子。
荆州武德路是荆州市车流量很大的一条路,道路中分带宽4.6米,如此宽的绿化带,自然对景观有很大要求。年荆州市将市树确定为紫荆后不久,便从河南引种栽植了当时还算非常新的紫荆属植物新品种——‘四季春1号’紫荆树,每三株一组,栽植在武德路中分带中。截止到年春季,这些紫荆树越长越好,干粗冠大,上了不少当地媒体的头版头条,而从年至年短短四年间,紫荆树下的植物搭配却换了三次。
年,武德路‘四季春1号’紫荆树的规格还没有很大,花期表现也并没有很突出。那时树下栽植的是由红花檵木、金叶水蜡、大叶黄杨等常绿彩色灌木组成的魔纹,绿化带中栽满了植物,整个绿地空间是无法进入的。但当时已经能够看出这些灌木长势并不十分旺盛,个别地方已经出现缺苗现象,整体的魔纹效果是打折扣的。当然优点就是色彩更丰富,四季皆有绿。
到年,武德路‘四季春1号’紫荆树下的常绿彩色灌木已经一棵不剩全部清除,取而代之的是草坪、芝樱和常绿小乔木,每组‘四季春1号’紫荆树中间夹种了一棵常绿小乔木,树下栽了一圈芝樱。整个中分带由年的平地,调整成具有一定的坡度,整体的景观效果自此显得更立体
增加常绿小乔木是为了继承常绿灌木的“四季常绿”属性,毕竟‘四季春1号’紫荆树是落叶的,要保障绿化带冬季不过分萧瑟,常绿植物是必须要考虑栽植的。而增加芝樱则是希望能够与紫荆树的花期形成互补,增加绿地的整体观花时长与效果。换掉灌木魔纹的主要原因是生长不良,景观效果不佳,并且与紫荆树争抢资源,限制了紫荆树的发展。
年‘四季春1号’紫荆树的花期表现明显优于年,树木长势也快了许多,这与将树下密生灌木全部换为草坪有很大关系。不过年的整改并未达到理想效果,草坪和芝樱都长势欠佳、斑秃明显,只有常绿小乔木较为坚挺,未见颓势,但夹在紫荆树中间,使得整条观花带花期红绿相间,让紫荆树空间花海的连贯性与色彩纯粹性有所削弱。
因此,到了年,武德路‘四季春1号’紫荆树下的植物搭配再一次迎来变化,这一次,保留了组间夹种的常绿小乔木,去除了原有的草坪和芝樱,将要栽植时令花卉或打造花境。笔者抵达现场时正值‘四季春1号’紫荆树盛花期,满树繁花似锦,这些紫荆树和年相比树干更粗了,树冠更大了,长势非常喜人。绿化工人正在树下整理土地,为绿化带中的两种乔木换上新的衣裳。
未来这条路上的植物搭配还会不会继续变化?若是时令花卉,每年更换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若是草花,则精心养护、每年修修补补,或许可以多维持几年;若是花境,则要花费更大的精力去规划设计与养护,维护成本不低。所以,透过这个案例不难看出,园林中的乔木往往更容易实现趋近于“一劳永逸”的状态,只需选择优势树种或品种,不断精心养护,让乔木茁壮成长即可,非必要无需更换。
但栽植灌木却比乔木更容易被换掉,因为灌木比乔木的成本低,所以换起来也不会很“心疼”,而且灌木和花草的新品种相对来说更多、发展更快,恰好“求新猎奇”正是园林的特征之一。在“换新”的动力之上有必要知晓,一次种植的乔木,未必就远贵于多次更换的灌木草本,一个项目的成本,应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考虑。
不过,并非说项目不能更换灌木或草本,甚至更换的理由(成本低、样式多)也足够充分,但最好能做到尽量超前设计,以此来减少更换次数,从而在不降低质量的基础之上减少开支。所谓超前设计,以武德路林下植物搭配为例的话就是,如果在年栽植‘四季春1号’紫荆树之后就直接按照年的设计方案来种植,即栽植时令花卉或花境,充分考虑“丰富观花”、“四季有绿”、“互不限制”等,将整个绿化带当作一个长期的、整体的园林作品来考虑,后期更换的可能性就会小一些,或者说频率就会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