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上班前最后一期,“喝彩四院”表示:今天推送的画风是娱乐圈的,再轻松一哈子!
结束春节假期,从东南西北返回武汉的你们,又回到这座城市啦!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武汉,有没有归属感,她都在这里,是你工作、生活的地方,与你长相长伴。
过年放假,一大喜事是bilibili网站上,一些早就想看的电影陆续有了资源。爱电影的我们有福了。看完10多部风格各异的*马神片后,突然觉得比起这些影片里的异国风情来,我们大江大湖大武汉一点也不逊色:它浓郁的生活气息,贯通南北的独特气质,也是那么有特色那么直击人心呢。
怪不得,不少独具慧眼的电影人将武汉作为外景地。
小编整理了以下10部和武汉有关的电影,一起来感受吧!
1第一部当然是这部《万箭穿心》。
不仅因为它改编自武汉作家方方的小说,讲的是颜丙燕所饰演的女扁担李宝莉跌宕起伏的一生,道尽了生活的温暖、苦痛与无奈;也不仅因为它全程在武汉拍摄,长江、大桥二桥、龙王庙、集家嘴、汉正街等场景看着亲切,全片讲武汉话也是一大看点,更因为片中出现了铁!四!院!中!学!
李宝莉匆忙跑来参加儿子的家长会,手中还拿着扁担。学校门牌上赫然写着“武汉铁四院中学”。看到这儿,曾在此天天向上的小编难以淡定了,浑身哆嗦着截图。
当年我们在这里读书破万卷时,它还归属企业,叫“铁四院中学”。想不通为什么取景这里?是不是赞助了?可是从汉正街跑到这里来开家长会相当不科学啊!
再上一张我名校内部截屏。李宝莉从这里走进教室,得知儿子在重点中学铁四院中学的火箭班又考了第一名(哈哈)。看看这熟悉的楼道,很多年前的课间操,小编曾在此眺望远处长江方向(楼层低看不见江),意气风发把栏杆拍遍。
北京籍演员颜丙燕贡献了影后级的表演,演活了李宝莉这样一个普通而泼辣的武汉女人。在万箭穿心的生活变故前,她用最简便方式出力气,来养这个家。唯一让人不满意的是颜丙燕的武汉话,临时抱佛脚开拍前才学,听起来特别“弯管子”。
如果让武汉土生土长的徐帆来演呢?
2最早取景武汉的电影可能是这部《大浪淘沙》吧。年珠江电影制片厂摄制,讲述上世纪20年代大革命时期几个青年知识分子在武汉追求真理、奋斗和分化的故事。
北伐*攻克武汉后,壮怀激烈的青年们在江边因为志向不同谈崩了,他们身后那个向征革命浪潮惊涛拍岸的江边,取景武汉罗家墩附近。
作为首义之城,武汉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吸引了不少“红色”电影剧组进驻。
3提到与武汉有关的电影,导演娄烨一定绕不过。
之前拍摄却被禁的《颐和园》里余虹自我放逐的一段人生就是在武汉拍摄,长江大桥,司门口等都有出镜。这部《浮城谜事》,改编自天涯的狗血热贴,片头里,航拍的长江二桥、光谷在阴霾中呼啸而过,伴随着李志的《日》,手持镜头的眩晕和焦虑,特别有感觉。
娄烨镜头中的武汉元素,不是以旅游宣传片中的美好姿态出现,而是灰头土脸地“杀”入镜头,可能有人会觉得不洋气,掉武汉底子。但退水斑驳的江滩,人潮涌动的光谷,轻轨,大桥,烟雨飘摇的东湖,裏挟着扑面而来的代入感。没错,这就是我们熟悉的武汉。
娄烨解释为什么喜欢在武汉取景时说,他非常喜欢武汉的城市格局和城市的河流走向,特别适合他的电影。
4《江城夏日》也是武汉血统十足。全部采用武汉方言,在武汉外景拍摄,由武汉百步亭集团投资。讲述的是一个荡气回肠、耐人寻味的亲情故事。
年在戛纳电影节“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