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花,一棵草,它那发荣滋长的可能性,在一粒种子的时候早已具备了。但是有些种子竟不能发芽,但发了芽,竟有苗而不秀、华而不实的。这是什么缘故呢?先天的遗传有什么不完全的地方,遭遇的环境有什么不适宜的地方,是一种原因;那从事栽培的种植专家不知植物的可能性,横加摧残,是又一种原因。称职的种植家栽培植物,虽不能增加植物的可能性,却能渐渐改良那不良的遗传性和环境。不称职的种植家非但不能改良遗传性和环境,反而阻遏可能性,那么植物就糟了。如今把植物比做小学生,小学教师便是个种植家。栽培小学生有效没有效,只有他负责。
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
文/叶圣陶
摘自《叶圣陶教育名篇》
如今小学教师的缺点,就在欠修养功夫。无论什么事业,我们去做它,必须先把这项事业的价值理解明白。既经理解,我们确信这项事业是高尚的,神圣的,便一举一动都和它有精神的侔合,这便是成功的基础,便是修养。小学教育的价值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已经过几许学问家的讨论,答案很不一致。若叫我下个完全的答案,我如今也没有这样的能耐。但是我常常自问:小学教育是为着小学生的,小学教师是栽培小学生的,我们究竟希望小学生达到怎样的地步呢?我便想,若是单叫他摹仿古人的行径,记忆古人的思想,那么有记载前言往行的“陈编”在那里,识些字懂些讲解便完事了,要什么小学教育?若是单叫他们学得一技一艺,得以养家活口,那么各项商业工业有招收学徒的办法,否则也只消办些艺徒学校、商业学校就可以了,要什么小学教育?原来人之所以可贵,并不在他既己为人,乃在他将进而为更高尚的人。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如果能参加整个人类的进化历程,便算是个有价值的人。那么真实明确的人生观,当然是每个人必需具备的了。这真实明确的人生观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认识到的;但是又不能东寻西找,耗费了许多光阴,直到了下半世才认识到。必须在幼年的时候就能认定方向,纵然没有什么“人生观”的名词在脑际,却走一步进一步,自然而然不走到岔路上去,才能越进越真切,不白做了一世的人。这幼年的时候,不就是做小学生的时候吗?替小学生定个方向,使他们对准了方向,充分发挥他们的可能性,不就是小学教育的力量么?所以我们可以说:小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
我在上文说过,小学教师是栽培小学生的,如今要使小学生有一种真实明确的人生观,要用种种方法去陶冶他们,自己就不可不先有一种真实明确的人生观。如今的小学教师对于人生的问题,我并不武断,竟可说十之七八还没有讨论过。原来处世立身,定个见解,无论是好是坏,均得称为人生观。然而“道其所道,非我所谓道”,要求切合于人生的真实明确的“道”,他们就茫然无所闻了。其实中国各界的男女大抵如此。自己的方向还没有定,却要引导他人;自己从事的事业的价值还没有理解,却要做这项事业,陶冶他人:这是可能的吗?若是不可能,却虚有其表,挂个“为人先导”的招牌,岂不是戴着假面具闹着玩吗?这就是小学教育没有好成绩的根本原因——教师没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没有修养功夫。
……
凡是自己没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人,对于他人的情性和希望,也模模糊糊,弄不明白。小学教师没有确定的主义,大半由于他们不明白学生现在的情性和将来的希望。学生有怎样的可能性?学生要求于学校的是什么?学生将来最好要做怎样的人?这等题目,他们都答不上来。他们只从自己的模糊的偏见来定一切设施,只拣那最容易的不用费心的做去。对于训导和管理,他所取的唯一的方法叫做“严格”,六七岁的孩子须规行矩步,不许他们有活动的自由。孩子的情性是最活动不过的,勉强他们受拘束,就不免有耐不住的时候,依旧活动起来。这时候教师如临大敌,仿佛官吏对待乱民一样,定要设法压服了他们,自己才神恬心安。除了这“如临大敌”的时候,除了上课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就没有接触的机会。从这个现象就可看出,他们主张教师是训斥学生的,因为学生好捣乱,具有劣根性的缘故。这个主张其实也谈不到训导管理,不过是摧残学生的可能性,使他们的可能性日渐消灭罢了。这个主张的反面,还有个最容易最不用费心的方法,就是“放任”。这种放任主义,若出于“顺着孩子的天性,引导他们接近那切合人生的人生观”的见解,那是再好没有了。可惜的是他们只做那上半句,并没有做完全。小学生的许多行为,确也染了恶习的,那决不能说是他们的天性;然而抱放任主义的教师一律放任,不想个方法,谋个补救。大家说改良社会首在教育,尤其是最普及的小学教育。如今小学生染了社会的恶习,教师没有能力帮他们洗刷,却要以教育去改造社会,岂不是个梦想!我想,做教师的果真要使训导收到效果,应当以生物学、心理学等等做起点,把儿童的情性详细研究一番,然后本着自己认识人生观的方法,顺了他们的天性,指导他们也走上正当的轨道。这其间,教师怎样指导怎样纠正,都是满足学生对于学校的要求。种种现象在我跟前呈现,各不相同,我只须抱定了根本大法,就是使小学生打定具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基础,随机应付;切不可执定一种方法,以牢固的成见去应付千变万化的现象。况且学生并非处于“被治者”的地位,所以连“宽猛相济”的“治道”也不适用,还说什么“严格”,说什么“放任”。
-END-
叶圣陶教育名篇
叶圣陶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索书号:G40/
本书由教育杂谈、数学杂谈、语言杂谈三辑组成,收录了叶圣陶先生有关教育的名篇。具体包括:《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教育与人生》、《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中学国文学习法》等。
往期文章
梁实秋:谈友谊
木心:童年随之而去
王强:尘世纷繁,躲进书房
沈从文:谁的生命可以不受时间限制
余秋雨:三十年的重量
陈忠实:我的树
周国平:时光村落里的往事
伯特兰·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
汪曾祺:夏天
杨绛:孟婆茶
季羡林:听雨
钱钟书:窗
朱自清:背影
川端康成:花未眠
法布尔:萤火虫
刘慈欣:坍缩将在深夜1时24分17秒时发生
奇普·沃尔特:大脚趾的异想传奇
李娟:我所能带给你们的事物
村上春树:猫城的故事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萧红:失眠之夜
弗兰西斯·培根:谈读书
林清玄:猫头鹰人
史蒂芬·霍金:黑洞是如何形成的
张抗抗:天山向日葵
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丰子恺:吃瓜子
理查德·道金斯:复制基因
汪曾祺:淡淡秋光
巴金:灯
契诃夫:小公务员之死
三毛:大胡子与我
严歌苓:蛋铺里的安娜
达·芬奇:地球具有一种生长的灵*
张爱玲:天才梦
王尔德:夜莺与玫瑰
欧·亨利:女巫的面包
老舍:济南的冬天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林语堂:论读书
莫泊桑: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阿列克谢耶维奇: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
达尔文:驯化变异
席慕蓉:写给幸福
张恨水:北平的春天
台静农:我与老舍与酒
简媜:那人走时只有星光送他
张晓风:岁月在,我在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节选)
海明威:一天的等待
都德:最后一课
冯骥才: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徐霞客:游恒山日记
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节选)
周国平:失去的岁月
林徽因: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宗璞:紫藤萝瀑布
汤显祖:惊梦(节选)
老舍:我的母亲
余华:活着(节选)
李时珍:本草纲目(节选)
赫拉利:人类简史(节选)
白先勇:一把青
张悦然:父亲
冼星海:留学巴黎
刘慈欣:三体3·死神永生(节选)
梁实秋:旅行
卡夫卡:变形记(节选)
郑振铎:劫中得书记
鲁迅:伤逝
沈复:闲情记趣(节选)
儒尔·凡尔纳:海底两万里(节选)
彼得·梅尔:一只狗的生活意见(节选)
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节选)
威廉·戈尔丁:蝇王(节选)
斯蒂芬·埃德温·金:肖申克的救赎(节选)
劳伦斯·布洛克:酒店关门之后(节选)
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
归有光:项脊轩志
曹文轩:秃鹤
费孝通:差序格局(节选)
郁达夫:故都的秋
安房直子:花椒娃娃
乔斯坦·贾德:伊甸园
刘大任:晚风细雨(节选)
张爱玲:倾城之恋(节选)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月亮与六便士(节选)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节选)
赫尔曼·黑塞:童年轶事(节选)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赛珍珠:圣诞节的清晨
林清玄: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节选)
吴承恩:西游记(节选)
米歇尔·德·蒙田:阅读的价值
周末选读│傅雷家书二则
孙武:孙子兵法(节选)
路遥:平凡的世界(节选)
卡尔维诺:良心
琦君:压岁钱
老舍:四世同堂
曹雪芹:红楼梦(节选)
史蒂芬·霍金:我的病历
余华:兄弟(节选)
萧红:小城三月(节选)
鲁迅:秋夜
列夫·托尔斯泰:穷人
···
?或许你还对这些活动感兴趣...
“个人阅读账单”??
中老年书画培训班(3-6月份)??
中老年摄影培训班(上半年)??
深圳图书馆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预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