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端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祖傳家園種哪些樹筆記樹種及生長周期 [复制链接]

1#

前言

不知道“祖傳家園”祖是什麼的小夥伴,感興趣的可以去看阿納絲塔夏家園的公衆號。

用我話來解釋就是,那是個能完美實現“於自然中生活,隨喜悅去創造”的空間。

關於祖傳家園如何種樹,比如活樹籬的構建,阿夏講了好幾段,本篇圍繞這一段展開

桦树和白杨树长得很快,树木之间的灌木丛也长得快。

如果你很急,可以一开始就种两公尺高的树苗。

桦树长高时,可以砍下来用在家里,逐渐成熟的松树和橡树会取代它们的位置。

裡面提到了三組樹木,分別如下:

樺樹和白楊樹——長得很快

灌木叢——也長得快

松樹和橡樹——逐漸成熟

那麼這個活樹籬的營造方法,是利用了樹木生長的什麼規律呢?

如何根據規律,套用其他樹種來設計呢?

正文

從圖書館借了這本《日本的樹木》來讀,發現裡面有講解到樹木生長策略的內容,一定程度上解答了阿夏用這三組不一樣的樹的組合來營造活樹籬的規律。

我把這部分內容梳理成了思維導圖。

1.大類

①被子植物主要是針葉植物

②裸子植物主要是闊葉植物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運輸水分的方式不同,使得植物抗寒能力有所差異,於是便可以推導出常綠針葉,常綠闊葉,常綠落葉這三種樹木的適宜生長環境的溫度。

常綠闊葉相對最不耐寒,適宜放在溫暖的區域,而落葉闊葉和常綠針葉就可以考慮安排在家園需要防寒風的西面和北面。

比起從蕪雜的樹木名稱中分辨其個體差異來規劃設計,這樣從大類着手思路會清晰很多。

2.葉片分類

①常綠樹

要分辨一棵樹是常綠是落葉樹,也可以觀察樹葉的特點來反推,如果葉片看起來能用挺久的,那屬於常綠樹的可能性更大。

eg:我家的玉蘭樹,桃樹,梨樹,李樹葉片薄,他們是落葉的,而山茶樹,桂花樹,枇杷樹葉片厚實,確實是常綠樹。

②落葉樹

基於落葉樹喜光、生長更快,以及常綠樹能耐蔭、全年光合作用的特點,森林裡的樹種可以實現落葉樹和常綠樹的交替:

落葉樹壽命稍短,生長快,較早長高,擋住林下的陽光,而尚在幼年期的常綠樹能夠耐蔭生長,並且在落葉樹葉子掉光的季節也可以吸收充足的光照,持續穩固長久地生長。

於是年復一年,會出現落葉樹——常綠樹的交替,也就是阿夏提到的松樹和橡樹逐漸替代較快生長的白楊樹和樺樹的過程。

3.樹木壽命

書上說菌類入侵時間是影響壽命的最有說服力的說法之一,是之一,也有樹木與菌類在地下互利共生的研究。

常綠喬木,落葉喬木和灌木的單位體積的生長速度決定它們的木質密度,木質密度越大的,越不易被菌類入侵,活得相對越長久。

這些密度很高的樹,就是優質的木材,家園的材木林可以優選這類樹種,比如松柏杉。

相對的,生長快,密度低的落葉喬木更適合作爲種蘑菇的木材,楊樹,柳樹,桑樹那些都是。

eg:俺的玉蘭樹是落葉喬木,長得挺快,木質密度不太高,長菌絲和木耳了,就是封面圖,emm。

4.生長策略

①常綠喬木

②落葉喬木

常綠喬木和落葉喬木的壽命不同,常綠喬木壽命相對更長,那麼其幼年期也就相對更長,開花結果需要的年數也就更長一些;而落葉喬木壽命相對短一些,也就需要更早地開花結果。

這裡有人可能要提銀杏這個反例,銀杏不是被子植物,是裸子植物,跟松柏杉是一類。

每種樹都有其個性,這些規律可作整體的參考,不是絕對的。

③灌木

基於灌木類壽命相對短一些,也就需要很早就開花結果,如果想儘早吃上家園裡長出來的果子,種一些灌木漿果也是不錯的。

④蔓生(本篇略)

小結

梳理完前面的規律,我們再把開頭的“樺樹和白楊樹;灌木叢;松樹和橡樹”帶入:

第一組樺樹和白楊樹是生長快速的落葉喬木;

第二組灌木叢是生長最快的,生長周期相對最短;

第三組松樹和橡樹多爲常綠喬木,是很長壽的樹種。

↓↓↓

落葉喬木长得很快,树木之间的灌木也长得快。

落葉喬木长高时,可以砍下来用在家里,

逐渐成熟的常綠喬木会取代它们的位置。

是不是符合上了。

所以這個規律就是:

灌木長得最快,生命周期最短,最早開花結果;

落葉喬木長得稍快,壽命中等,幼年期稍長;

常綠喬木長得最慢,密度最大,壽命最長,也相對最晚開花結果。

可以用灌木,落葉喬木,常綠喬木這三種生長速度不同的樹種,來實現家園林木層次的動態的,自然的演替。

在設計祖傳家園的樹籬時,就可以套用其他的灌木,落葉喬木,常綠喬木的樹種,來營造這個比較快成型的樹籬。當然樹籬的設計也要考慮其他因素,比如花葉顏色,開花結果時間,鳥類棲息地,花香和風向等等,阿夏也有講到,這篇就不展開了。

這個樹木生長周期的規律,不光適用於營造樹籬,在祖傳家園整體的林木規劃設計時也是可以用上的。

補充說明

①《日本的樹木》這本書是日本日光植物園院長寫的一本科普小書,在執筆前有發表關於落葉樹和常綠樹適應性的論文,被英國生態學會雜誌刊登,作者叫館野正樹(masakitateno),想進一步了解,確認的小夥伴可以去找他的論文。

②對於阿夏的闡述的內容,大家都可以有各自的理解和啓發,這篇只是我自己的筆記,僅作參考。

③其他有可用於祖傳家園設計的知識、智慧的好書,也歡迎後台留言分享。

謝謝閱讀

namaste

菜花与云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