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为了保证大家可以及时看见小轻松老师的推送,可将“轻轻松松学地理”设为星标(或者置顶)就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小轻松老师的推送哦,看完如果能够给小轻松老师来个“赞”和“在看”那小轻松老师将会浑身充满力量,为大家奉送更多精彩的地理资讯和材料!
区域对比方法是学习高中地理知识过程中重要的方法,也是高中地理解题中所必备的逻辑,更是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素养。要让学生认识到该种方法的重要性,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应该将这种方法穿插到平时的教学和讲解题目过程当中去。
对比,就是利用相似性找到地理事物的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进一步找到差异的原因
通常,把两个相互联系的地理事物进行比较
研究,比较对象的规模大小,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
以及,各种关系是否协调
对比思维有两个关键:指标;维度
地理命题中的对比思维大多是
将两个性质相近或者相反但有一定联系的事物进行对比
找到:异同;本质;特征
“对比分板法”是地理学科中经典的学习、解题方法。在高中地理必修三(人教版)中开篇就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空间对比、长江中上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的时间对比详细介绍了对比分析法。
地理学中的对比分析主要分为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横向对比是指在相同的时间段内,不同空间的对比,即时间不变,空间不同。纵向对比是指在同一空间内,不同时间上的对比,即空间不变,时间在变。在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研究地理问题往往是先确定好时间(或空间),再去研究空间上的差异(或时间上的差异)。
这两种对比分析方法不但有利于我们学习地理学科知识,而且对解高考地理题也非常有帮助。下面以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地理题为例,解释这两种对比分析法方法的运用:
(新课标II卷节选)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
(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竞相怒放的野花)
7.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A、年降水量最少B、冬季气温最低C、年日照最少D、冬季风力最大
8.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A、蒸腾加剧B、低温更低C、降雪期推后D、太阳辐射减弱
第7题指的是同一时间、不同空间(西北坡与其他坡向)的对比、即横向对比。解答这类题时,其答案必须要符合这样一个逻辑:同一时间段内,在不同空间上的某种地理现象有差异,必然是同一种地理要素在空间上有差异;如果这种差异同时又是与实际背景相符,其往往就是正确的答案。如第7题题干说冻害高发,这个高发的时间指的是冬季(冬半年),而非是全年。据此可以首先排除A、C这两个时间表示是全年的选项。B、D选项都符合横向对比的解题逻辑,但B选项冬季气温最低与实际背景并不相符,冬季气温最低的应该是北坡,故而排除。正确选项D,因为西北坡是冬季风的迎风坡,所以与其他坡向相比较而言冬季风力最大与实际背景相符。这道题虽然学生可能不知道因为冬季风力大,不利于积雪保存,而有效的积雪覆盖,是长白山高山苔原植被免受冻害的关键这个地理原理。但根据横向对比分析法依然能够选出正确选项。
第8题指的是同一地区(长白山高山苔原),不同时间(全球变暖)上的纵向对比。解答这类题时,其答案同样要符合这样一个逻辑:同一空间内,在不同时间上的某种地理现象有差异,必然是同一种地理要素在时间上有差异;如果这种差异同时又是与实际背景相符,其往往就是正确的答案。C选项“降雪期推后”符合纵向对比的解题逻辑,且与实际背景相符(材料有明确提示“雪期缩短”),故为正确答案。A、B、D选项虽然也符合纵向对比的解题逻辑,但A选项“蒸腾加剧”与冻害无直接关系;B选项“低温更低”与实际情况相反,因为全球变暖会使低温上升而非更低;D选项“太阳辐射减弱”,对于同一个地区在不同年份相同时间段上太阳辐射量有差异,其影响因素往往和纬度、海拔无关,只跟天气状况有关。而该地的降水并没有明显的增多,故因与实际背景不符也排除。
长白山高山苔原植被是紧贴地面匍匐生长形成的垫状灌木植被,在冬季能被积雪覆盖。如果能在低温到来前形成足够厚度的雪被,就能使植物芽免受冻害。这个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因为学生知识面较窄,可能无法推理得出。但使用对比分析法依然能够得出正确答案。
比较思维一——“有差异找差异”解释差异(胖与瘦),其某种影响因素也应该有差异(如饭量大小有差异)。我们解题也应该遵循这个基本逻辑:解释某种地理现象在空间上有差异,其影响因素也必然在空间上有差异,即“有差异找差异”。“有差异找差异”让我为你慢慢道来……例题:(安徽卷)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27~28题。27.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季风D.海陆位置题意如下图所示:解释某种地理现象(亚热带的范围)在空间上(东经度东西两侧)有差异(西侧范围小,东侧范围大),其影响因素(选项)也必然在空间上(东经度东西两侧)有差异。选项A.纬度位置,在东经度东西两侧并没有差异,因不符合“有差异找差异”的解题逻辑,所以可以直接排除!选项B.地形,在东经度东西两侧有明显的差异,东侧主要是我国地形的二、三阶梯,海拔较低;西侧主要是我国地形的一、二阶梯,海拔较高。地形有明显的差异。选项C.季风,夏季在东经度东西两侧都会受到夏季风的影响(没差异),冬季在东经度西侧受冬季风影响较弱,仅从这个角度而言,东经度西侧的亚热带范围应该更大,与题意相反。选项D.海陆位置,东经度西侧离印度洋的距离和东侧离太平洋的距离基本没有差别,因不符合“有差异找差异”的解题逻辑,所以可以直接排除。28.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题意如下图所示:运用“有差异找差异”的解题逻辑解释某种地理现象(热量)在空间上(北纬34度~40度大陆东西两侧)有差异(西侧是亚热带,东侧是温带),其影响因素(选项)也必然在空间上(北纬34度~40度大陆东西两侧)有差异。选项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在北纬34度~40度大陆东西两侧都没有差异,所以这两个选项是来凑数的、打酱油的。选项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亚热带和温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冬季的温度上,与夏季风无关。选项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在北纬34度~40度大陆东侧受季风环流(冬季是西北风)的影响,而西侧是受气压带风带(冬季是西南风)的影响。该选项其实是表达“大气环流”在空间上有差异,符合“有差异找差异”的解题逻辑,故为正确答案。加强题(年全国卷2卷第10题)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屑碎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图3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10.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主要原因是①降水较少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③河流较长④风化物粒径较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深一模18题)在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永久冻土层(埋藏深度在地面以下0.3~0.7m)上生长有大片泰加林(即亚寒带针叶林),它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泰加林向南的延伸。泰加林树高一般能达到15~20米,侧根发达。林中常可见大量倒木,当地人把成片的倒木叫“倒木圈”。在地势较平坦的区域倒木圈被清理后往往会积水演变成小池塘。在大兴安岭主脉西坡,一些东西走向山脊的南、北侧泰加林在覆盖率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图8示意大兴安岭北部泰加林分布,图9示意泰加林根系发育。加林分布,图9示意泰加林根系发育。
(1)泰加林的分布南界一般在55度N,在我国大兴安岭西坡南延到了48度N。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4分)该题考点考的是水热条件对植物分布的影响。该小题某市的平均0.9分左右。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学生压根不知道该题存在地理空间上的对比,解题时没有运用对比分析的思维方法。根据题意描述可知:据此同学们可根据所学知识做出对比,亚寒带针叶林与温带混交林或温带落叶阔叶林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亚寒带与温带的差异上,即温度的差异上,该题题意解读成“解释大兴安岭西坡的温度比同纬两侧温度底的原因”。针叶林与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都是森林,水分差异较小。参考答案:①大兴安岭海拔较高,(1分),气温较(同纬度两侧)低(1分);②西坡是冬季风(西北风)的迎风坡,(1分)受高纬南下冷空气影响大,气温较低(1分)。(2)大兴安岭西坡一些向西延伸的山脊,山脊北侧泰加林覆盖率比南侧高。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4分)该题某市的平均0.7分左右,该题是前面一道题的延伸,考点依然是考水热条件对植物分布的影响。由于其对比参照物更为隐蔽,所以得分率更低。题干描述“山脊北侧泰加林覆盖率比南侧高”意即北侧的针叶林比南侧多,那南侧的植被更多的是草原还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呢?部分学生忽略了题干“大兴安岭西坡一些向西延伸的山脊”,大兴安岭西坡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水分条件较差,水分条件成为影响植被分布的主导因素。因此“山脊北侧泰加林覆盖率比南侧高”的题意可以解读成“分析北侧树更多,而南侧草更多的原因”。树对水分条件的要求高于草,即题意再进一步简化成“分析北侧水分条件比南侧好的原因”。参考答案(水分条件是影响泰加林分布的主要因素。)大兴安岭西坡为夏季(东南)风的背风坡,降水少(2分);向西延伸的山脊北侧是阴坡,光照较弱,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土壤水分条件比山脊南侧好(2分)。比较思维二——“有变化找变化”
地理考题中常见的一种出题思路:随着时间的变化解释同一地域的某种地理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其原因必然也随时间发生了变化,或者是新出现的某种地理原因。这样才能解释该地理现象为什么发生了变化,才符合基本的地理解题逻辑。反之,如果某个原因(选项)没有随时间发生变化,它不可能是正确答案!
例题:(深圳一模第11题)
年,浙江义乌市江北下朱村以其敏锐的嗅觉抓住了直播电商、网红带货的商机,抢得发展先机由“中国微商第一村”转型升级为“网红直播第一村”。这个常住人口仅3万的村落,99栋四五层楼的农房中有多家商户,汇聚了多个微商品牌、多名网红主播,电商从业者流动人口超过3万人。图5是江北下朱村及周边地区卫星遥感影像及街景。据此完成11~13题。
11.促使江北下朱村由“中国微商第一村”转型升级为“网红直播第一村”的直接原因是
①实体零售受新冠疫情冲击②视频社交直播平台的加持
③邻近国际商贸城④强大的电商物流网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该题某市的正确率只有40%,正确率比较低。但只要运用“有变化找变化”的解题逻辑,将秒选出正确答案。
江北下朱村由“中国微商第一村”转型升级为“网红直播第一村”,正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年),同一地域(江北下朱村)的某种地理现象(“中国微商第一村”)发生变化(转型升级为“网红直播第一村”)。要解释这种变化,其选项也必然是随时间发了变化,或者是新出现的影响因素,才有可能是正确选项。
读图可知③邻近国际商贸城,④强大的电商物流网络这两个选项在江北下朱村成为“中国微商第一村”时就已经存在,年也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不可能是正确答案;①实体零售受新冠疫情冲击正是年新出现的影响因素,②视频社交直播平台的加持,“加持”二字正是体现了该选项随时间发生了变化。“有变化找变化”是地理解题的一个基本逻辑,符合这个基本逻辑的答案才可能是正确答案。同学们学会了吗?
强化练习
(湖南适应性考试地理卷)近年,不少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回流返乡,带回了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据此完成下题。
1.促进近年人口回流的主要因素是
①户籍制度②惠农*策
③婚姻家庭④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运用“有变化找变化”的解题逻辑,你能秒选出正确答案吗?
比较思维三——对比法和5W分析法
对比法即时间对比和空间对比分析法;5W分析法即从Where(空间定位)、What(特征描述)、Why(成因分析)、When(时间推断)、How(评价分析)五个角度分析分解试题内容。通过上述两种方法,引导学生在解决地理问题过程中,形成有地理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和地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所谓空间对比即在固定的时间段内,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空间的对比;所谓时间对比是指在同一空间内,不同时间上的比较。在我们学习地理知识、探讨地理问题时往往是先确定好空间(或时间),再去研究时间上的差异(或空间上的差异)。
5W分析法是指在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其地理位置(Where),其次概括其地理特征(What),接着再分析其地理特征的形成原因(Why),然后结合前面“3W”的分析推测该区域的地理特征随着时间的变化可能发生的变化(When),最后针对该地理特征、地理成因及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评价、提出地理问题的解决措施,最终形成因地制宜的人地协调关系(How)。该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从五个角度学习地理知识,5个W之间存在相互关联、互相呼应的关系,所以5W分析法既是一种思维方法,也是命题角度。
农业5W分析法
工业5W分析法
(年文综全国1卷)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节选)。
葡萄喜光,耐旱。下图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
(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
(3)说明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的理由。
第(1)小题,结合图示可知顺坡垄的走向与坡向一致,据此可调动知识梯田(走向与坡向垂直)为空间对比参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梯田一般分布于水土流失较重的地区,其重要的一个功能是保水保土。对比分析可知,说明顺坡垄地区水土流失不明显,或保水保土的需求不突出。结合材料可知该地位于52°N附近(Where),气候湿润(What),进而可以推出该地的气候类型为受盛行西风影响(Why)下形成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由此(Why)又可进一步提出其为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季节分配均匀的气候特征(What)。
通过综合运用对比分析法和5W分析法,即结合顺坡垄与梯田的空间对比分析及5W分析法推导出该地的气候特征,可以得出以下参考答案:“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灌溉不便)。因此,该地区降水应具有以下特点:降水频率高(经常降雨),强度小(少暴雨或每次降雨量较小),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
第(3)小题,温带半干旱地区(Where),可以推出其年降水量大至在mm至mm之间,气候特征(What)为年降水量较小,且降水集中。该气候特征(What)对发展种植业的影响(How)主要表现为:(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的积累,农产品品质较高。(弊)降水较少,蒸发较旺盛,农作物需要灌溉;坡地上种植农作物,因降水较为集中,易引发水土流失。针对该不利影响,因地制宜的提出坡改梯的保水保土措施(How)。题干再一次出现“顺坡垄”这个名词,其实也暗含了顺坡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与梯田(温带半干旱地区)的对比。
通过综合运用对比分析法和5W分析法,即顺坡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与梯田(温带半干旱地区)的对比分析,5W分析法推导出温带半干旱地区的气候特征,以及该气候特征对发展种植业的不利影响,可以得出以下参考答案:“温带半干旱地区偶有暴雨,种植作物需要灌溉,而坡地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
声明:数据来源于澄池地理、地理赞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轻轻松松学地理主要发布微专题,课件,练习,思维导图,地图,总结,模板,文章,解析等干货材料!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