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端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红瑞木是受人喜爱的园林观叶花木,适应性较 [复制链接]

1#

红瑞木为原产于我国北部的落叶灌木,朝鲜和苏联也有。茎干直立,常被白粉。单叶对生,卵形至椭圆形,有侧脉5~6对。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花小,*白色。萼坛状,齿三角形。花瓣卵状舌形,花盘垫状。核果斜卵圆形,花柱宿存,成熟时白色或稍带蓝紫色。红瑞木在北京为四月上旬萌动,六月开花,九月果熟,十一月上旬落叶。

红瑞木当年生的枝条和叶片,入秋后均变为鲜红色,艳丽夺目,是受人喜爱的园林观叶花木。它适于单栽,也宜于丛植,如同四季青绿的棣棠和梧桐配置,红绿相映,再衬以寒冬的白雪,则更是别有一番韵味。种子含油约30%,可供工业用。

繁殖方法

繁殖红瑞木常用扦插法。早春二月,从健壮的母株上剪取粗壮的当年生枝条,截成15~20厘米长,然后每20根捆成一捆,放入深40~50厘米的沟中用砂土埋藏。在砂藏过程中,可翻倒1~2次。三月下旬扦插。扦插前,应先深翻和平整苗床(苗床宽为1米,长度不限),并按每亩万斤施用堆肥作底肥,使之与苗床土壤充分混合。扦插时切勿碰掉插条上的芽子。插角度以70°为宜。

扦插深度是使插条仅露出地表1~2厘米。为防止缺苗,可每按并列插入两根插条。扦插的株行距为15×25厘米。插后要立即浇透水,然后给苗床覆盖塑料薄膜(可用紫穗槐枝条搭成拱形的支架)。在土壤保持湿润和床内温度保持在20~25°C的条件下,经2~3周插条即能生根。随着气温的升高,可先将苗床两头的塑料薄膜掀开,以利通风,五月可逐渐将薄膜撤除。

5~7月,应每月追施一次化肥,每次按每亩10斤硫铵计算。雨季,要注意及时排水;并切勿再追肥,以防徒长而使苗木不易充分木质化,降低抗寒能力。为了使苗木在翌春抽生大量枝条和避免冬季潲条,应在入秋后进行抹头,使之在露地越冬。也可在秋后将苗木掘出,放入假植沟(深40~50厘米)内埋土防寒。翌春应按50×80厘米的株行距将苗木移植于苗圃。移植后要灌水2~3次。培育2~3年,苗高80~厘米即可出圃定植。

栽培管理

红瑞木喜阳不耐荫,适植于弱酸性土壤或石灰性冲积土中,不耐盐碱而较耐旱。一般栽植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地能正常生长。

红瑞木适应性较强,生长迅速,极耐修剪,栽培管理比较简便。定植时,可在穴内先施入2~3锹腐熟的堆肥(用人粪尿与杂草、落叶混合沤制)作底肥。定植后的头1~2年,可每年再追施1~2锹腐熟的堆肥,以后即可不再追肥。每年从萌动至开花期间,可灌水2~3次。

夏季不旱不浇水。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秋后至上冻前,可灌水1~2次。如果春季萌生的新枝不多,可在生长季节摘除顶心,以促进侧枝的形成,使树冠丰满。红瑞木易受介壳虫危害,可在植株萌动前喷射20~30倍的20号石油乳剂除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