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
点击图片直达购买页面
《南京圖書館藏未刊稿本集成·子部》(全91冊)
南京圖書館編
定價:.00
ISBN:-7---6
內容簡介
南京圖書館所藏各類稿本是其古籍收藏的一大特色,《南京圖書館藏未刊稿本集成》精選最有價值的稿本種影印出版。
《南京圖書館藏未刊稿本集成·子部》收子部珍稀稿本種,涉及儒家、兵家、法家、醫家、天文算法、術數、藝術、譜錄、雜家、小說家、道家、宗教、新學等十四大類。明代戴從父撰《籬下放言》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第二批,清代金埴撰《巾箱說》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第三批。
《子部》收錄的稿本,不僅有明、清至民國時期著名學者的子部著作,如戴從父、翁方綱、華蘅芳、焦循、章炳麟、李叔同、馬敘倫等,反映了南圖藏子部稿本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學術質量,而且還有相當一部分佚名作者及普通學者的作品。這些佚名作者和普通學者的作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更有價值,更能反映江南地區深厚的學術氛圍和學術土壤。子部稿本中,雜家、新學、藝術三類占比最多,從另一方面反映了清代至民國時期江南地區學者、文人的學術趣味。其中新學30種(社會科學24種,自然科學6種),如《英商法》《美國對華*策研究》《蘇聯計劃經濟研究》《中日刑法比較表》《礦*輯略》《制絲養蠶合冊》等,多為晚清至民國時期學者對西方法律、*治、哲學、自然科學的關註,反映了江南地區知識分子對中國近代社會發展路徑的多樣化探求和摸索,是研究這一時期江南知識分子心態的重要資料。
作者單位簡介
南京圖書館多年來致力於將本館優秀圖書資源編纂整理出版,對古籍整理尤其重視,曾先後編輯《南京圖書館民國文獻珍本圖錄》《南京圖書館藏朱希祖文稿》《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索引》《南京圖書館藏未刊稿本集成?經部》等,在業內廣受好評,自身也具有豐富的編纂經驗。
《南京圖書館藏未刊稿本集成?子部》前言
古籍稿本,是詩文原始文字記録的印證。就其形成過程,可分爲初稿、修改稿和定稿。而往昔各家公私書目,又以『手稿本』『稿本』『清稿本』等名稱著録。儘管形態、名目不一,稿本的珍貴性都不言而喻。它保存了書籍的原始面貌,是一書不同版本的祖本,無傳抄、刊刻可能带來的訛誤,具有可靠的版本價值和很高的文獻價值。尤其是未經傳寫、刊行的學人著述稿本,可謂存世孤本,有著無可替代的學術研究價值。部分名家的手稿,其書迹則更爲藝術珍品,具有珍貴的文物收藏價值。因此,流存於世的各種稿本,往往成爲歷代公、私藏家競相搜求的善本秘笈,也是古籍整理影印的重要選題。
南京圖書館是國内古籍收藏大館,所藏古籍數量之豐、種類之多、版本之珍,在業内負有盛名。館藏萬册古籍中,善本14萬册,不乏唐代寫本,遼代寫經,宋、元、明、清歷代之寫印珍本,並有部珍貴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録,稿本亦爲館藏古籍的一大特色。受藏書歷史源流的影響,南京圖書館所藏古籍多爲江南古籍藏書,因此館藏稿本也多以江、浙一带文人著作爲多,並集中於晚明、晚清和民國初期,地域特徵和時代特點明顯。無論是學術價值、文獻價值,還是藝術價值、文物價值都非常高,在國内外有著重要的影響。
南京圖書館藏各類稿本總量達兩千餘種,其中明人稿本二十餘種,清人稿本一千餘種,民國稿本近千種,較爲集中地反映了晚清至民國時期*治、經濟、文化等社會發展各個方面的狀況。如薛福成、王闓運、張士珩等人的著作,是研究晚清*治史的第一手資料。一些在江蘇名氣較大的家族如淮陰丁氏、金陵甘氏等所著作品,從多方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以及時代背景下家庭生活的真實面貌,有鮮明的時代烙印。揚州學派諸大家如焦循、劉寶楠等,他們的考據學著作反映出一個地區的治學風尚。再如張鳴珂、鄭文焯、蔣方增等人的論詞著作,反映了常州詞派的卓異成就,皆爲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代表性作品。
從著者看,名家手稿薈萃一堂。珍貴如明代稿本中,有明代文人徐樹丕《杜詩執鞭録十七卷附録二卷》《杜工部年譜一卷》、歸莊《唐宋明詩不分卷》、王自超《柳潭遺集》等作品。清代稿本中,翁方綱《四庫全書纂校事略不分卷》《蘇米齋蘭亭考八卷》、周廣業《海昌詩繋二十卷》《季漢官爵考三卷》、惠棟《山海經補注五卷》、胡珽《懶真子録集證五卷》、端木埰《有不爲齋雜録》《有不爲齋小集》等亦爲代表性作品。及至近代,章炳麟《章氏雜著不分卷》、繆荃孫《藝風老人年譜一卷》、劉承幹《歷代詞人考略五十七卷》等名人作品更是熠熠生輝。且有外籍人士手稿若干,如朝鮮全秉熏《高麗全秉熏上書各當道書稿一卷》,題日本究理堂主人撰、日本小松恕增補《方府外編三卷附録一卷》等。
從版本珍貴性看,在歷年國家珍貴古籍名録申報中,南京圖書館共有25部稿本入選。除上文提到的徐樹丕《杜詩執鞭録十七卷附録二卷》《杜工部年譜一卷》、翁方綱《四庫全書纂校事略不分卷》《蘇米齋蘭亭考八卷》、周廣業《海昌詩繋二十卷》《季漢官爵考三卷》等外,其他還有如明人戴從父《籬下放言》;清人余懷《玉琴齋詞》、吴翌鳳《東齋脞語一卷》、金埴《巾箱説一卷》、楊復吉《遼史拾遺續三卷》、陸隴其《蒞*摘要二卷》、鄭文焯《樵風樂府不分卷》、趙一清《三國志注補六十五卷》、俞汝言《春秋平義十二卷》、王銘西《春秋比類觀例二卷》《春秋屬比考例二卷》、焦循《陸氏草木鳥獸魚疏二卷》《易圖略八卷》《孟子正義三十卷》、永恩《律吕元音二卷》、陸以諴《毛詩鳥獸草木本旨十三卷》、王筠《説文釋例二十卷》、陳倬《説文義例徵訂不分卷》、孫詒讓《周禮*要二卷》等。
以《周禮*要二卷》爲例來看。孫詒讓(一八四八—一九○八),浙江瑞安人,中國晚清經學大師、著名教育家。與俞樾、*以周合稱清末三先生,有『晚清經學殿軍』、『樸學大師』之譽。光緒十二年(一八八六),孫詒讓開始接觸西方的科學文明與*治思想,痛感於國事阽危,多方搜集有關時務的*書,由此著《周禮*要》二卷。他在書中主張普及教育、開啓民智、革新*治,以挽救國家民族於危亡,展現了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深刻思考。
再如《説文釋例》二十卷。著者王筠,清代《説文》四大家之一。此書共八册,在中國文字學史上有重要影響,其第一册扉頁題:『此第四次稿本也。』其另一部《説文》類名著《説文解字句讀》十五卷《附録》一卷也藏於南圖,第一册書衣題:『此以下三本乃初稿。』扉頁有兩行題字云:『内計附貼親筆添注簽字,大小共四十三紙,又編目等十六紙,又紅格句讀序五頁。』第三册卷首天頭題云:『此册乃雪堂手書。』而書中天頭地脚位置,批語比比皆是。正文中的紅色句讀標志,燦爛鮮明;書中處處可見的大小浮簽,更是作者不斷修改、更正的成果。
鑒於稿本的珍貴性和特殊性,各古籍收藏單位對稿本的閲讀和利用,均持非常嚴謹的態度。尤其在公共圖書館系統,很長一段時間内,普通讀者甚至是專家學者,很難一睹各館館藏珍貴稿本。爲解決這一矛盾,更是爲了進一步推動稿本的保護、整理、研究和利用,充分發揮稿本獨有的文獻價值,南京圖書館與鳳凰出版社合作,影印出版《南京圖書館藏未刊稿本集成》(以下簡稱《集成》)。《集成》精選南京圖書館所藏稿本中文獻價值、學術價值、藝術價值最高者約種,分經、史、子、集、叢五個部分影印出版。本書爲『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規模宏大,預計全套出版體量約册。
在稿本的具體選擇上,首先考慮了版本價值和文獻價值,絶大多數爲首次公開影印出版。一千餘種稿本中,《中國古籍善本書目》有著録者不到百分之十,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信息未曾公開過。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録的稿本中,只要書品可以,多數均被選入《集成》。除考慮文獻價值外,《集成》在是否有過刻本的問題上作了充分的考慮。稿本與刻本不同,其中著者的修改狀態可以反映出著者的創作心路。所以《集成》在選目上特地考慮到稿本的這一特點。對於所藏稿本,如以往曾據此稿本影印過者不收,而如有其他非影印之版本者,如刻本、鉛印本等,考慮到稿本與定本之間的區别,則依然收入,以供學者對比研究。
分類來看,《經部》是《集成》中首個正式出版的類别,共有84種稿本,其中《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著録了9種,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録9種,涉及『群經總義』『易』『尚書』『詩』『禮』『樂』『春秋』『四書』『孝經』『小學』等各個類别。『小學類』文獻中,又含『説文』『訓詁』『字書』等,約占經部稿本的百分之六十,从側面反映江南地區歷史上小學學術成就曾有的輝煌。
《史部》收稿本餘種,其中含《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著録的近30種,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録的3種,涉及『紀傳』『編年』『紀事』『雜史』『史表』『史評』『傳記』『*書』『詔令』『金石』等各個類别。其中『傳記』『*書』『公牘檔册』類文獻約占《集成》史部文獻百分之五十以上,顯示了南京圖書館藏此類古籍稿本的重要史料價值。
《子部》收稿本餘種,含《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著録者7種,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録者4種。涉及『總類』『儒家』『兵家』『法家』『醫家』『天文』『術數』『藝術』『雜家』『小説家』『道家』『宗教』『新學』等各個小類。子部稿本在《中國古籍善本書目》中的著録相對較少,但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録的比例較高,其文獻價值珍貴異常,是研究晚明及清代社會發展的重要原始資料。
《集部》收稿本餘種,含《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著録者50種,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録者3種。涉及『總集』『别集』『詞』『曲』『小説』『評論』等各個小類。集部占整個《集成》體量的一半以上,由此亦印證了南京圖書館在明、清文人著作收藏中的重要地位和影響。
此外,《叢部》稿本12種,含《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著録者1種。
從影印内容看,除了正文外,有些稿本中還夾带了一些散葉。這些散葉,或爲著者在内容上的補充,或爲著者有意或無意的夾插,作爲整個稿本内容的一部分,《集成》也將其一併收入,學者可以在正常視野外一窺著者的思想與學術世界。在出版形式上,對於書中的諸多粘條的處理也能反映出《集成》的特點,稿本中如有粘條遮擋文字者,則粘條、文字各做一頁處理,以供對比。而書中以紅筆塗改者,則儘量以黑、紅雙色印刷,以期能全面、清晰地顯示稿本的信息。
經過近十年的努力,《集成》終於刊印而成。這是南京圖書館館藏古籍一次大規模、集中性整理出版,得到了業内專家學者的高度重視。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張志清先生、北京大學的劉玉才教授、南京大學的程章燦教授、南京師範大學的江慶柏教授等,均爲《集成》的編輯提供了寶貴的建議。他們認爲,《集成》的整理出版,是南京圖書館首次集中整理出版珍貴古籍稿本,呈現了全國古籍收藏重要機構南京圖書館的古籍藏書特點,爲江蘇乃至全國相關地區歷史文化發展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原始資料,具有重要的文獻版本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其中大量珍貴古籍初次示人,對推動稿本的版本研究,以及明、清及民國時期*治、經濟、軍事、文化、藝術等各方面的研究水準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可謂學界研究中的一次饕餮盛宴。我們亦希望,通過《集成》的面世,能將南京圖書館館藏珍貴稿本化身千萬,以廣泛地提供海内外學者研究之用。
南京圖書館
二○○八年四月
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可下载该书总目哦!
组稿:小许
排版:小曹
统筹:小张
年第2期总第12期
▼点击阅读原文,可提供图书总目PDF下载(网盘提取码:v7vw)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