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芪胶囊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物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40112/4325486.html“室”,会意兼形声字。《说文》:“室,实也。从心,至声。室屋皆从至,所止也。”段玉裁注:“室屋者,人所至而止也。”
甲骨文的“室”写作“①”,上面的宝盖头表示房屋外形,“至”则是一枝箭射落地面的直观描拟。《玉篇》释“至”为:“到也。”会意人到往这里便是一间屋。金文、小篆的“室”字均秉承甲骨文,分别写作“②”和“③”,只是宝盖头上多了一点,以表屋顶之形。可见,室的本义为实,也就是人充实的空间。“人所至而止”,于是成为供人歇息的居室。当然,充实室内空间的不仅仅是人,还有物。所以《释名》上说:“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引申之则凡所居皆日室。”
我国从周代开始营造较为规整的地面房屋,其大略格局是:最外面是门,门内为庭(院),其主体建筑则由堂、室、房组成。室是住人的地方,位在堂后,有户相通。
要入室必须先到堂,成语“登堂入室”即来源于此。室内有四角,称作网,“西南隅谓之奥,西北隅谓之漏,东北隅谓之宦,东南隅谓之窆。”(《尔雅》)四隅中以奥为最尊,所以就把坐西向东的位子视为上坐。
弄清了堂、室之间的空间方位,也就明白了堂和室的差异。《释名》:“古者为堂,自半以前虚之为堂,自半以后实之为室。”意思是说,处在堂后的室,其形制不像堂那么虚敞、外向,封闭、内向则是室的空间特征。
▲清*应谌《陋室铭图》
自古以来,入室的主人千差万别,对室的体悟也各不相同。《国语》中记载:智襄子建造了华美的居室,家臣士茁就对他说:“土木胜人,人不安室。”墨子对居室的观念也非常朴素:“作宫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他认为居室是用来生活的,而不是观赏的。然而,追求“崇门丰室,洞户连房”的豪华奢靡之风也自古有之。《后汉书》中记载:仲长统“豪人之室,连栋数百。”在《洛阳伽蓝记》中对豪门居室的描绘让人目眩。追求绮丽和崇尚朴素,是屋主人品格的外化。唐代文学家刘禹锡身处随室,自作《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尽管是陋室,只要室主有高尚的品格,也远远胜过华丽美室,“何陋之有哉”!
前清废帝溥仪退位后还继续住在深宫,但生活方式却多了几分怡情养性之道。他曾仿《陋室铭》写过《三希堂偶铭》;开头说:“屋不在大,有书则名。······此是小室,惟吾祖馨。”以室为居,以书为伴,自古就是文化人的一种志趣。他们或以室作别号,或以室为书斋,满室的书香气息,透露出主人的情趣和追求。
明书画家董其昌的书画评论集《画禅室随笔》,清代学者杨彝珍的《移芝室文集》,近代著名社会活动家和学者梁启超的《饮冰室文集》,当代已故著名古建筑学家、园林艺术家陈从周的《梓室余墨》,当代作家端木蕻良的《鲁戈邓林室随想》,都是在他们自己命名的书室伏案而成的鸿篇巨著。已故文史掌故专家郑逸梅不止有一个室名,其中最出名的是“纸帐铜瓶室”。据他所写的《纸帐铜瓶室记》:“余吴趋人也,旅食沪,遂以传舍为定居,垂五十寒暑矣。且榜其居曰纸帐铜瓶室。······顾纸帐铜瓶之为室,小楼一角,仅堪容膝,客至五六人,则并匡床扩而为之座,局促似猿下驹矣。余偃蹇于斯,啸傲于斯,掉翰操觚于斯,一箪一瓢亦于斯。"画家陶冷月曾为之作“纸帐铜瓶室图”,周信芳的女婿、书法家张中原亦为之题额。晚年的郑逸梅,就在这一间局促的书室,“乐我余年,忘其炳烛”,室主人的思想品格令人敬羡。
围绕室的本质含义,在古人的语言实践中,又根据不同的理解被赋予各种与之相关的引申意义。首先,居室所具有的封闭、内向特征,导引出很明显的性别化差异。在封建时代,男女之别在很大程度上就在这“前堂后室”。妇女平时都在“后室”,堂在外,室在内,所以叫内室。妻在室,必须安于室,所以妻子也叫“妻室”,丈夫称妻子则为“室人”。类似的称谓还有“令室”、“荆室”、“悍室”、“前室”、“继室”、“始室”、“正室”、“嫡室”、“亡室”、“次室”、“别室”、“侧室”、“副室”、“篷室”、“贵室”等。女儿亦如是,未出嫁时被唤为“室女”。
与“妻室”相对应的称谓是“男家”。《左传》:“女有家,男有室,不相渎也,谓炸礼。易此必败。”男子有妻叫有室,女子有夫叫有家。所以“室”也多被引申指“家”。《诗经》:“之子于归,宜其家室。”诗中的“室”即为“家”或“家庭”。
一般人家叫家庭,而帝王之家就成为宫廷,或者叫王室。《三国志》:“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柳宗元《封建论》:“设使汉室尽城邑而侯王之,纵令其乱人,戚之而已。”这里又从“家室”而延伸为“王室”。
本文摘自《汉字中的古代建筑》
作者陈鹤岁
往期推荐
古建里的中国丨堂“堂”正正
古建里的中国丨古“墓”寻踪
古建里的中国丨帝王“陵”寝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