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端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品读霄语萧红,那最耀眼的绽放 [复制链接]

1#
萧红,那最耀眼的绽放霄语

萧红的一生是短暂而悲惨的。

萧红出生于地主家庭,小时候,母亲早逝,父亲冷漠,祖父说快点长大吧,长大后就好了,长大后,却也是经历着种种不堪。她的祖父给了她爱和温暖,家里的后花园给了她最美好的回忆,顺着儿时的记忆,她写下了《呼兰河传》,用诗一样的文字,描绘了儿时记忆中美好而无忧无虑的生活。

萧红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追求女性解放的进步青年,这一点,尚在青年的萧红就表现出了反抗的精神。封建家庭的父亲是个残酷冷漠的人,母亲早逝,继母对萧红的态度是冷冰冰的,只有祖父给予了萧红最大的关心及爱。读完高小后,父亲就不让萧红继续到哈尔冰读中学,萧红进行了第一次对封建家庭的反抗,通过扬言要去修道院,成功的恢复了学业。对于包办婚姻,她在表哥的支持下,离家出走进行了第二次的反抗,虽然表哥因为家里断了经济支持,而回归了家族,但萧红仍然坚持负隅顽抗。

经历了软禁、失学等困境的萧红,跟家庭彻底的决裂。已被家庭抛弃的萧红与家里为她安排的结婚对象冯恩甲,他们在一起了。似乎是自由任性后的理性回归,似乎是对封建包办婚姻的一种妥协,但这个对象除给她留下个孩子外,也无了踪影。这是她的第一个孩子,被她送了人,她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用血泪写下了《弃儿》一文。

与封建家庭彻底脱离了关系的萧红,面临了人生中最大的困境,她怀着冯恩甲的孩子,因欠旅店费而被扣押在旅馆里。这时,她遇到了箫*,箫*帮她脱离了困境,并引导她走向了文学之路。在萧红的文学生命里,有两个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说是箫*引导萧红走向了文学之路,那一定是鲁迅做了萧红文学之路上的思想导师。萧红与箫*是鲁迅家里的常客,在那里他们接触了进步的思想,革命理想塑造了他们的信仰。萧红所作的《生死场》得到了鲁迅先生的高度评价,在此长篇小说中,可以看到一群东北农民传统的依赖土地的生活。他们的愚昧和贫困摊开在了日常的生活习惯中,日本侵略者对农民传统生活的无情冲击,使部分人先期觉醒,面对残酷的现实,人人不得不从思想到行动进行了反抗,虽然反抗显得那么力不从心,不能躲进尼姑庵,也不能去硬碰硬,生活在远方,上路去寻找是唯一的出路。

萧红短暂的一生经历过与包办婚姻对象冯恩甲、三郎箫*及端木蕻良的感情。从始至终,萧红一直对爱情赋予了最深的依赖,为了追求爱情,不惜与封建家庭决裂,哪怕到了一无所有的境地,都不曾妥协。她的爱是执着的,虽然饱受命运的摧残,被男人无情地抛弃,她仍然以最大的热情去相信爱情,可命运跟她总是开玩笑。冯恩甲失去联系后,她发现怀孕了,她怀着冯恩甲的孩子跟箫*在了一起;跟箫*分开后,她发现怀孕了,她怀着箫*的孩子跟端木蕻良在了一起。割断了关系,却留下了最不该留下的牵绊——孩子,萧红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孩子是她爱情的苦果,生死成谜,象征着她的爱情,生死两茫茫。

她和箫*有过感情的甜蜜期,和箫*的感情纠缠在她短暂的爱情时光里占了重要的部分。她和箫*起初生活拮据,住过旅馆,后来搬到了商市街,在商市街,萧红走向了文学创作之路,依据在此生活点滴创作的大量散文收录于《商市街》中。这时期的散文大量描写了她和箫*的日常生活,当然也包括感情上的起伏,包括那个崇拜箫*,跟他书信往来的女学生。箫*感情上出轨了,萧红却用淡淡的笔触记录着,但文字中流露出的痛苦和无奈,仍缓缓地流溢而出。萧红有非同一般的忍耐力,或许这来自于她经历的生活波折,或许这来自于一个优秀作家的沉静,她冷静的观察着,原谅着一切,等待着一切恢复正常。积重难返,当萧红在与箫*的感情越来越糟糕时,她只身去到了日本,在那里拥有了她短暂人生中最宁静安逸的日子。

萧红的*金时代是她在日本的那段日子,她与箫*通信时这样描述在日本的日子:自由而安闲,没有经济上的一点压迫,这真是*金时代,是在笼子里过的。在日本期间,她与箫*经常书信往来,两人的感情得到了修复。感情的回温,安静的写作环境,宽裕的生活条件,对于曾被生活几乎逼近绝境的她,是多么幸福的一段时光,成就了萧红整个人生中最难得的*金时代。

萧红深爱箫*,可箫*出轨,感情每况日下。在经历了感情的起伏后,两人最终分手了。分手一个月后,萧红迅速地与端木蕻良结合。由于战乱,他们逃到了香港。由于医生误诊及战乱的耽误,死亡的阴影迅速笼罩住了萧红,生命已无处可逃。

萧红在香港的弥留之际,在纸上写下:半身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与别人写了……饱受曲折与生活摧残的萧红,年仅31岁的她永远地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红颜经受不住风雨地摧残匆匆而逝,短暂绽放却耀眼的光辉让她成了世人心中永远的“文学洛神”。

萧红与张爱玲同属民国四大才女,感情上都是不顺利的。张爱玲与萧红都同爱《红楼梦》,张爱玲写下《红楼梦魇》,萧红却留下未完的遗作《马伯乐》这半部红楼的遗憾。她们的笔触和心灵一样感性细腻,才能观察生活中哪怕一朵花开的瞬间,一片白云漂浮的姿态,感性成就了她们的作品,也让她们的感情生活有了更多的起伏。但最摧人心肝毁人健康的,莫过于心绪的折磨,起伏的感情给了她们创作的灵感,也消磨了她们的健康。对于箫*、胡兰成,同是我因你误了终生,我却只能在你的四季轮回中惊艳一季然后凋零。

对于萧红,她的人生遭遇让人抱憾,她的文学才华在她短暂的*金时代里最耀眼地绽放,转瞬却陨落了。对于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关于*金时代的想象,一个人的经历不会被另一个人被复制,花开了,鸟飞了,虫叫了,但愿任凭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的走,每一朵花都能抵住秋雨之后的摧残,来年,精气神全在的又惊艳了时光。

名家专辑快捷阅读,回复作家名字即可

毕飞宇

陈忠实

迟子建

格非

韩少功

贾平凹

老舍

李佩甫

刘庆邦

沈从文

苏童

三毛

铁凝

莫言

汪曾祺

王朔

王小波

王安忆

余华

严歌苓

阎连科

史铁生

张爱玲

张承志

博尔赫斯

村上春树

川端康成

马尔克斯

卡佛

福克纳

卡夫卡︱

国外名家作品合集,回复“合集”,便可快捷阅读

原鄉書院回顾,点击可直接阅读

年原乡书院月度优秀作品

原创优秀作品(年度)

年1至7月发表的散文目录

年1至7月发表的小说目录

年1至7月发表的诗歌目录

年1至7月发表的文学课目录

年1至7月发表的视野目录

年1至7月发表的原鄉道目录

霄语

一周打赏六成作稿酬,其余归平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