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端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牡丹绽ldquo云端rdquo [复制链接]

1#
湖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60102/4753121.html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赏牡丹》,不仅写出了牡丹艳压群芳的国色天香,也描绘了京城全民赏花的热闹场景。如今,人们提到牡丹,往往会加上一座城市的名字——“洛阳牡丹”。洛阳与牡丹在历史上结缘,在岁月中相融,如今已经合为一体,成为一张城市名片,成为一个文化符号。

沈孟坚《牡丹蝴蝶图》

作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的牡丹,自古就有富贵之花的说法,直到现在民间都还把牡丹放在家里,除了喜爱之外,也跟牡丹文化寓意不可分割。在中国,能用一朵花来诠释的城市,必是洛阳;能用一座城来命名的花朵,唯有牡丹。

洛阳与牡丹结缘已久

传说武则天曾在严冬醉酒,写下诏书:“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时百花仙子正与麻姑弈棋,不在洞府,所辖众花神不敢违背武则天旨意,先后绽放,唯牡丹没有绽放,武则天盛怒之下便把牡丹贬植洛阳。不想此后洛阳牡丹,天下最盛。

洛阳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古都,历史底蕴深厚。

《牡丹图》恽寿平

牡丹文化的起源,若从《诗经》算起,牡丹进入诗歌距今已有约年历史。秦汉时代以药用植物将牡丹记入《神农本草经》,牡丹已进入药物学。东晋顾恺之的名画《洛神赋》中已经出现牡丹的形象,南北朝时,北齐杨子华画牡丹,牡丹已进入艺术领域。从唐代起,花鸟画逐渐成为独立的专门画科,牡丹、芍药逐渐成为花鸟画的重要题材。

《瓯香馆写生册牡丹》恽寿平

牡丹与洛阳的渊源,人们习惯于说“始于隋、兴于唐、甲天下于宋”。

隋朝时,隋炀帝在洛阳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这是牡丹第一次被人工栽培并且进入皇家园林。

《簪花仕女图》周昉

唐朝牡丹栽培开始繁盛起来,至开元中期,牡丹文化兴盛于长安,唐代特别看重牡丹,牡丹成了国运昌隆的标志,种植、观赏牡丹成为一种社会习尚。唐代牡丹绘画盛极一时,出现了一大批擅画牡丹且成就很高的艺术家,如边鸾、周昉、刁光胤等。传为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5位贵族妇女分别佩戴花冠,其中卷首者即为牡丹,这是目前所见存世最早的牡丹绘画。许多著名诗人也都留下了无数歌咏牡丹的佳章妙辞。

宋代除了歌咏牡丹的诗词外,又出现了有关研究、记录牡丹的专著,如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陆游的《天彭牡丹谱》等。

《牡丹图页》佚名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

洛阳牡丹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寓意美好,还能作药用、花茶、食用油、化妆品、工艺品等。据称,因牡丹深根于民族发展史,不少人以为它是国花,但其实中国国花尚未确定。近年来,全国人大代表、洛阳博物馆名誉馆长王绣曾连续5年建议将牡丹确定为国花。

《仙萼长春图之牡丹》局部郎世宁

洛阳牡丹品种繁多,花色奇绝。欧阳修在其作品中写道:“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洛阳所谓丹州红、延州红、青州红者,皆彼土之尤杰者,然来洛阳才得备众花之一种,列第不出三已下,不能独立与洛阳敌……谢灵运言永嘉竹间水际多牡丹,今越花不及洛阳甚远。”

后来,欧阳修更是写下诗曰:“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如今,经过洛阳育花人辛勤劳作,洛阳现存的牡丹,株龄最长的超过了年,单株开花最多的达到了朵,花径最大的超过了30厘米,单株颜色最多的达到了6色。

《花卉八开牡丹》邹一桂

年,洛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将牡丹花定为洛阳市“市花”,并于每年花期举办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其前身为洛阳牡丹花会。从年至今,洛阳已经成功举办3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以花为媒,洛阳的发展得到了提速。8年,洛阳牡丹花会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如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已经成为全市人民*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成为洛阳人民不可或缺的盛大节日。

据悉,今年因疫情影响,第4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推迟至明年举办。

《牡丹》齐白石

《牡丹山鹧图》徐杨

《佛头青牡丹》张大千

《国色天香图》马逸

《花鸟图册牡丹》余稺

《水墨牡丹图》徐渭

《牡丹图》唐寅

《牡丹图》沈周

《山水花卉神品册页之牡丹》恽寿平

END编辑:张雷统筹:王伟杰审核:李向华新闻-广告发行:-近幅古代绘画图片,64GB大容量U盘,临摹学习绝佳素材!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购买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