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即便已经没有半分力气了,她依旧不忘用怨怼的眼神不时看望丈夫端木。
按理,端木是她此刻最大的依靠,可她却不依赖他;相反,她并不希望她一直陪在自己身边。
此前,萧红病重时,端木曾短暂离开过她。走之前,他承诺自己“三天便回”,他最后食言了:三天后,他并没有出现。萧红曾经经历过两次被抛弃:一次是她的同居对象,另一个是她的订婚对象。
第二次被弃时,她还怀着订婚对象的孩子,他们当时都曾告诉她,自己只是短暂离开。
有了这两次的被弃经历后,萧红对“短暂离开”四字极其敏感,尤其,当它从自己丈夫口中被说出时。
端木蕻良的那次离开,与萧红前几任丈夫离开时唯一的区别在于:他留下了一个青年作家照顾她。
这个青年作家,就是此次陪着她转院的骆宾基。
端木蕻良离开的那些日子里,骆宾基一直寸步不离地陪在萧红身边,他很钦佩萧红的文采,同时,他也同情萧红的遭遇。没有来到萧红病榻前,萧红在他心中是女神一般的存在,她的作品《生死场》等,他都认真地拜读过。
他是偶然求出路,求到他们夫妻俩的,他自己也没整明白:自己怎么突然地就成了照顾萧红的人了呢?
骆宾基是个细心人,他将萧红照顾得格外仔细。
最初,端木蕻良走后,他一直安慰萧红的情绪,并反复告诉她:“他是有事去了,先生(骆宾基对萧红尊称)不必太担心。”
骆宾基嘴上虽这样说,心里却并不如此认为,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在一个女人病重时离开的男人,是极不负责的。
尤其,他还转手将这个女人丢给了自己,骆宾基对端木若没有情绪,那肯定不合常理。
骆宾基明显感觉到:端木的离开,让敏感的萧红感受到了绝望。
他记得,有一天她躺在病床上时,竟突然蹦出一句话来:“我如果打个电报给三郎,他一定会来救我的。”
萧红与萧军萧红口中的“三郎”是她的前夫萧军,骆宾基对他们的故事早有耳闻。
他从别人口中得知:萧红被未婚夫抛弃在宾馆时,正欠着宾馆老板大量房租,她当时还怀着孕。
老板扬言“要不到钱,就把她卖去妓院”。当时,是萧军趁着发大水,将她救了出来。
骆宾基想:可能正是因为萧军救过她,所以,她觉得他还会来救她吧。
骆宾基对感情缺乏了解,他并不懂:一个女人,相信男人死活会来救她,实际是旧情难忘。
端木蕻良“短暂离开”后,曾回来过一趟,他一回来,就感觉三人之间的气氛有些异样。
端木是个实诚人,他对他们之间过于亲密的互动颇有微词。端木的“微词”惹恼了骆宾基,萧红对此却满不在乎。
萧红和端木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们之间的感情,真的在端木离开的几天内就发生了变化吗?答案是肯定的。端木离开的那段日子里,萧红因为极度敏感,曾用近乎哀求的口吻对骆宾基说:“拉着我的手,好么?别离开我,我怕。”骆宾基听到这话后深受感动,他在感动之余,曾拉着她的手,用发誓的口吻告诉她:“我永远不会离开你!”骆宾基也从那时起,两人心中有了一种特殊的情愫,萧红擅长让身边的男人爱上她,她有这个能力。
但她过于依赖男人,同时又过分敏感。所以,她总无法和男人建立长久、稳固的两性关系。
用一句通俗话说:萧红擅长打江山,却不懂得如何守住江山。端木蕻良和萧红在一起时,她和前夫萧军还未分手,他们当时就是因为经常“三人行”而生情,进而成为夫妻的。
端木和萧红在一起时,萧红肚子里还怀着她和萧军的孩子。
端木比任何人都有理由相信:萧红在他不在的那些天里,和骆宾基的感情发生了变化。
所以,他才会对他们俩的互动有那么多的“微词”。
骆宾基听了端木的话,心里非常不是滋味,所以,他用讥笑的口吻问端木道:“你不是突围去了么?”
端木大方地承认:“是突围去了,东西都准备好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那些天里,端木的确是去准备东西去了,萧红住院要花钱,他得去找钱。
当时的情况让他很无奈:如果他陪着萧红,他们就没有医药费,如果他去挣医药费,他就没法陪萧红。
端木再回来后,他和骆宾基一直明枪暗箭地争吵,萧红却一副满不在乎的态势。或许是被萧红的态度惹怒的缘故,端木竟一怒之下再次消失了,这次消失再出现后,萧红的反应特别大。
不难想象,期间的萧红甚至已经做好完全被他抛弃的准备了,所以,当他踏进她的房间时,她竟嘶吼着:“端木!你出去!”
骆宾基后来在回忆中曾说:萧红预备病好后,直接和端木离婚。
看来,这事,并非空穴来风。萧红离不开端木,这点端木心知肚明。从人情的角度出发:他不能离开。
名义上,他毕竟是她的丈夫。丈夫在妻子病重时离开,是会被万人唾骂的。
端木并非因为怕被唾骂而留下来,他留下来,是因为他一直爱着萧红。
也因为爱,萧红死后,他整整十八年未婚娶。
端木这次回来,似乎没准备再离开。她开始事事顺着萧红,他太了解这个女人,她即便有气,只要撒出来,很快就会跟没事人一样。
这与萧红过度依赖男人的性格有关,也与她从小在封建男权家庭长大有关。
她虽是新时代的女作家,却一直未独当一面,打15岁起,她便一直不断找男人依靠,并渴望男人主导她。
可萧红骨子里的倔强和敏感,又注定她不可能完全顺从男人,如此一来,矛盾也就来了。
她和萧军在一起后,常因吃醋与他大吵,后来他真的出轨了以后,她更是变本加厉地与他吵闹。
他们之间,因都是作家的缘故,常因写作问题,出现各种争执,矛盾重重下的“二萧”,终在端木出现后,彻底走向了分裂。
萧军与萧红和端木在一起时,萧红曾坦言:“对端木完全没有太高的希求,只想过正常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
她还这样解释“老百姓式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互相谅解、爱护、体贴。”
然而,后来的一切让萧红失望了,端木曾因为一个女学生频繁让她吃醋,他们因为那个女学生而生的嫌隙着实不小。
他们之间的频繁争吵,也从那时就开始了。
端木再度回来后不准备再离开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萧红在他回来后不久病情加重,他和骆宾基在战乱医院救治。
医院,正是后来医院。
这次误诊让本就得了病的萧红身体越发虚弱。医院不再信任,他们不得不将萧红转入医院。医院休息一晚后,萧红的精神竟恢复了不少。
她虽然依旧不能说话,不能进食,全靠输营养液撑着,精神头看起来也好了不少。
端木和骆宾基都非常欣喜,他们并不知道,这是回光返照的迹象。
萧红让端木拿来纸笔,在纸上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萧红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