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资讯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出门见景,出门见绿,在家门口就能逛公园……近年来,西宁市致力打造口袋公园,把一块块隐藏在城市角落、被忽略的微小空间转变成适合公众日常活动的“室外会客厅”,努力实现“米见绿、米见园”,在加快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新时代幸福西宁进程中,让市民享受到更多的绿色福利,幸福生活指数不断提高。
“以前都是荒山,还容易发生泥石流,生活垃圾也很多。现在经过治理好了很多,马上又要新建公园,以后家门口就是公园,环境也将越来越好。”市民王先生说。现如今,西宁的大园山已经由之前的荒山变为了一座绿山,西宁市城东区还将大园山体育公园作为重点项目,打算在大园山脚下建设一座体育公园。
市民郑盈告诉,家对面的荒山后来建成了海棠公园,每年花开的季节公园里特别美。“公园的建成让我们附近小区环境都变好了,过个马路就是公园,每天去公园晨练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郑盈开心地说。
如今,在西宁,大大小小的公园有近百个。依山傍水的湟水河国家湿地公园、交通沿线的北山美丽园、荒山改造而成的海棠公园等,这些公园的建成让西宁成了一座“大公园”。近年来,通过改造城市废弃用地、铺设园路小广场、丰富植物配置模式等措施,西宁城市公园绿地面积不断增加,曾经“山上不长草、刮风石头跑”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家住城北区路桥公司家属院的贺洪涛先生也有同样的感受,他告诉,以前北川河又脏又臭,现在家附近不仅有朝阳公园,还有北川河湿地公园,生活环境不断改善。据了解,在北川河湿地公园建设之前,其原址上有四个村庄,河道两侧的河滩边上堆积了一些垃圾,环境状况不佳。为了建设北川河湿地公园,一部分群众进行了搬迁,涉及北杏园、陶家寨、石头磊、陶新四村。现在,村民和城市居民一样搬进规范化小区,小区绿化率达到35.1%,还同步配建了村集体经济商业建筑18万平方米,幼儿园、老年活动室等设施一应俱全。
近日在七一路小游园看到,公园景观设计精巧,复合型服务功能更为突出,金叶榆球、紫叶矮樱球、丝棉木球和多种彩叶植物搭配,同时还建有流线型凉亭、儿童游乐区、公共卫生间等。晚饭后,小孩们在游乐区嬉戏,老人们在锻炼身体,一片和谐的景象。
年西宁园博园一期开园迎客,开园当日,3万人纷纷前往“打卡”。曾经的工业用地,成了如今的城市后花园。“十三五”以来,西宁市加快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新时代幸福西宁,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重点生态示范、绿化美化彩化、增绿提质添彩等系列工程,家门口的公园让市民的幸福感越来越强。
今年,西宁市又一项绿色工程南川文化旅游商贸会展区城市节点公园建设项目全面启动,该项目分A、B、C、D四个地块,分别为“丁香迎宾门户、休闲海棠公园、社区舞台广场、城市防护林带”,这四大地块如同四座大公园,将为南川再添新的风景。预计今年6月,A地块的“丁香迎宾门户”北幅将与市民见面。“出门见绿,公园就在家门口,处处是公园,这就是我现在的感觉。”市民王女士感叹。
作者/来源:大美青海云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