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故事的开始
始于足下这片绿色的“海洋”
风吹来青草的味道
脚下的绿
在天地间挥毫泼墨
映入眼里的色彩
完全脱离了鹅黄的底子
填满了我们前方的路
这里阳光不燥微风正好
是谁,在守护这满目苍绿?
往下看,寻找答案
津南篇
01
绿色生态屏障立起来了
在津南,有一条绿色屏障
穿插在城市当中
它既是联通天津市
南北两大生态体系的廊道
也是京津冀区域生态格局
和“环首都”生态圈的重要节点
天津市津南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一览图。天津市对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之间余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规划管控,建设后呈现“大水、大绿、成林、成片”景观的“双城生态屏障、津沽绿色之洲”。
绿色,是六月津南一张清新靓丽的名片
近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天津建设,在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之间构筑“双城”绿色生态屏障(以下简称绿屏区),其中津南区85.1%的面积被纳入绿色生态屏障建设中。
为此,津南区气象局与市气候中心联合发力,采取“科研上升、业务下降”的模式,紧紧围绕津南区高标准建设绿色生态屏障的需求,开展气候条件分析和气候效益评估服务。
绿色生态屏障在这里
02
筑牢绿色屏障铺就亮丽底色
作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的主战场
津南区气象部门
■对绿屏区气候条件、主要气象灾害、气候风险等开展评估,制作生态气候图解直观反映降水、气温、干湿时期、(无)霜期等与生态保护修复密切相关的气候要素特征。
■根据绿屏区生态气象综合观测站及周边区域自动气象站观测结果,提供绿屏区气候灾害预测预警。
■利用高分系列等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开展生态遥感指数计算,围绕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等四大生态要素,对绿色屏障区的建设效果进行评估,综合反映生态质量变化及生态保护修复成效。
■有针对性提出区域气候适应性高的林草种类建议,助力有关部门提升植被存活率,节约建设成本。
津南区负氧离子监测站。图:贾辰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
绿屏区生态质量持续向好
生态保护和修复成效明显
越来越绿的绿屏区。图:张碌
高质量生态区域不断增加“变绿”明显
生态遥感指数空间分布显示
近十年来绿屏区经历“由绿变黄(红)
再变绿”的过程
特别是海河南北两侧的广大区域
年后“变绿”明显
—年屏障区生态质量水平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图:天津市气候中心
预计,“全绿”后的绿屏区
将对本区域大气有一定的“降温增湿”作用
另外,“超大热岛”和“超大干岛”
均会被绿屏区“拦腰隔断”
绿屏区“生态屏障”作用明显
津南区图:搜狐网
从高处眺望
津南区绿色生态屏障区
如今已呈现出一派绿色风景
白蜡、国槐、垂柳、金叶榆
千头椿、金枝槐等30余万株树木错落栽植
亩林地花草
余亩稻田
与近亩湖面和谐共生
林、田、水互动交融的生态环境初见雏形
东丽篇
一汪绿水,由他们监测
在绿色的“海洋”里徜徉后
这次,采访团“踏上”了真正的碧波采访团队来到海河水上运动中心
国家赛艇、皮划艇训练基地
采访团就是乘坐这样的救生船在水面上乘风破浪的。图:张妍
天气的变化
可能让比赛选手
原来在风平浪静之下比赛的愿望
被大风大浪冲刷得干干净净
东丽区气象局
开展水上气象保障服务以来
深入了解气象服务需求
得到各部门好评
01
“百人百船百公里,喜迎建党百周年”活动圆满举行
年6月12日上午
天津市体育局“百人百船百公里
喜迎建党百周年”活动
在海河水上运动中心
国家赛艇、皮划艇训练基地举行
活动开始前,
东丽区局充分进行赛前沟通,
深入了解需求,探讨服务方式
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
按照活动方案,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