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志(组诗)
◎福严寺的福
山门前的三株唐朝银杏
一场秋风冷雨之后
披上了杏黄色的袈裟
树下的老娭毑双手合十
向着银杏各作一揖
菩萨啊,感谢你赐我以福
她沧桑一样的掌心
握有三枚
饱满如月亮的白果
◎雁峰寺向北
巍峨在南岳第一峰,面向北方
北方,是雄伟的南岳大庙
是少林寺,白马寺,悬空寺
更远的大漠深处,是敦煌莫高窟
一年四季,雁峰寺香火都很旺盛
尤其农历二月初八,无量寿佛
诞辰,十方善男信女
蜂涌而入,那件袈裟被愈传愈神
晨雾迷蒙中,古刹门扉吱呀一声
步出一个白面小僧,向香客指点
对面,那幢欲高出回雁峰的楼
——永远都封不了顶!
从未见过住持,但每年都来转一转
与别人许着同样的愿,焚香,祷告
听一听,若有若无的木鱼声
心里安宁,慈悲草木
◎塔尔寺写意
湖以南的紫薇应时绽放
塔尔寺的暴马丁香
也从红墙那端探出枝条
恭候远游者的惊喜
花如祥云,一树成海
画家可绘花朵的低眉含羞
天外的异香,又该如何传递
三五里外,香氛隐隐扑鼻
愈近,愈沁人心脾
西海菩提,圣地中的禅意
在高原七月蔚蓝色的天穹下
翘首想象宗喀巴大师
拈花一笑,匆匆走过树旁
尽管错过了与其相逢
花香,枝叶,温煦的阳光
倒是旧识。而此时,一只灰鸽
自煨桑炉中,旁若无人地
取栗,然后一飞冲天
◎瞿昙寺
南山以南,南向偏东的轴线
透过五六百年前的
飞檐翘角,可见
罗汉山,凤凰山,照碑山
更远处的雪山,霭霭云深处
缄默如佛,近处河流
从砾石滩中,时隐,或时显
黄土高原西端,不同于
青唐古城,或环青海湖寺庙
高原以外难觅,大丽花
恁般茁壮,美艳,繁富多彩
大片洋芋花,淡紫色
或洁白粉嫩,朵朵喇叭状
向天歌河州令,或尕马尔令
蝴蝶乱飞,蜜蜂针蜇花蕊
泥土似有异味,或青稞酒香
阳光一晃,再一晃
身着绛红袍的小喇嘛
咧开满嘴的贝齿,双手一摊
——沙果子
这是乐都的名片
◎阿力腾德令哈寺院
疑心是一片银杏,却原来是
金叶榆,从树梢袅袅飘落
我的肩头。寺院静谧
夕阳从房檐一角,斜洒几缕金辉
贴墙而行的僧侣,一老一少
从对面的犄角,披着冰雪的光芒
带给南来异乡客,藏药犹存的
草木之香,少年羞涩一笑
眼中泄露了春光,老者面容严肃
两排贝齿闪亮。那边厢
老妪轻声念叨着六字箴言
耳坠上的玛瑙,被风儿轻轻一吻
发出尖锐的叫声。恍若隔世
大盆地邂逅,一队云彩手拉着手
飘移过来,自身后的柏树山
一个梦未醒,在阿力腾德令哈寺院
◎菩萨崖诗会
衡阳东极,衡南县与安仁县界山
宝盖菩萨崖,山水间的类丹霞地貌
高耸于陡峻之巅,吾侪偶然为峰
大地静谧,白鹃梅摇曳淡淡的馨香
拂绿辽阔的天宇。田野上空
飞过七八只白鹭,唳叫焦灼而嘹亮
从未听闻过的声音,正是求偶季节
羡煞尘世男女。手脚并用地攀爬
侧目镶嵌于崖中的小寺,僧侣
挂单远游,将山头拱手让给诗人
和爱诗的人间。音乐铮铮响起
且让某面向西方,两百里外湘西草堂
向王夫之献上后学敬意,借其一缕
不羁的才气,为此地接续上湖湘文脉
山的那边,晚清醇儒欧阳厚均
夜读油灯仍燃。祈求世界无恙的成人
家教良好的孩童,各有飞翔之心
看云淡风轻,似见观世音挥动拂塵
多么美丽的辰光,铸就菩萨崖的吉祥
◎千佛崖
最后是一个风飞沙舞的日子
凿空成宝相庄严的千佛崖
那座真实的木板房
如今你是再也不去了
那盏灯通宵亮着
听着窗外哑然断弦的低咽
我还痴痴地等候
断了又续的电话铃声
当一切远遁格尔木左岸
唯有鹅毛般的雪花
夜夜汇聚苦涩的冰河
半个秋天的恋情
优美地潇洒来去
自此意绪萧索的我
带着一只赤面狐的故事
在第三纪红砂崖上
拈花一笑人道是
此处壁画不同于莫高窟
◎访紫竹寺却寄乡友
普天下名紫竹寺者多矣
不知此处又有何不同
扶疏竹木夹道而行
但见山中门楼兀立
粗拙的寺名赫然在目
殿宇寮舍不过六七八间
功德榜上序云
乃衡阳雁峰寺脉流
绿龙山下
钟声惊醒名利客
泉水江翁妪
纠结于梦魇与佛号喧天
正在午休的寺僧闻声
一跃而起与我相互对揖
偌大的西南乡野唯此
一寺一僧箪食瓢饮
怡然自得可见
而处暑后的日头比炎夏更为
炽烈蝉鸣声噪峰峦松翠
忽念故人
自京华夤夜返乡叩首
旧时家园秋深万木如海
却不及慈父恩重如山
甘建华,湖南衡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编辑,文化学者,地理学教授,书画鉴藏家,诗文编选家。诗歌方面:著有《甘建华地理诗选》《湖湘山水册页》《青海在上》,配套出版《山程水驿识君诗——甘建华地理诗大家谈》,主编《洛夫纪念文集·诗歌卷》《春天奔涌而至》《石鼓书院的月亮》《云彩里悬挂着昆仑山》《在那遥远的地方》等诗集诗刊诗歌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