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白菜滞销牵动千里之外深圳菜价
近期,全国多地纷纷出现农产品滞销现象,各大媒体及络对农产品滞销的报道更是铺天盖地。而白菜作为常见种植蔬菜更是一马当先,以 跌跌不休 态势引领滞销寒潮。白菜滞销数量大、范围广进入10月份,本来是大白菜丰收的季节,但由于产量剧增,多地白菜集中上市,北京、河北、山东等地接连出现白菜滞销现象,部分产地收购价格甚至低至几分钱一斤。进入11月份,情况并没有随着天气转凉而有所好转,继北京、河北、山东之后,安徽、江苏等地大白菜再陷滞销困境。白菜 大小年 现象在近年似乎成了一个规律,以三到五年为一个周期的价格高低起伏每年都困扰着种植户,菜贱伤农的悲剧现象不断上演。但与以往滞销情形相比,今年大白菜滞销现象显得更加严重,不仅在数量上动辄上万斤,波及范围之大、价格之低也较罕见:除了北京、河北、山东外,安徽、江苏、山西等产区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卖难问题,并且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白菜收购价格着实很低,有的甚至低至几分钱都无人问津。由于价格低、采购商少,很多白菜都烂在地里,无人采摘,严重的滞销让种植大白菜的农户苦不堪言。多因素叠加,导致白菜卖难中农价格研究中心分析认为,白菜丰收并不是白菜滞销卖难的唯一原因,产销信息不对称、多地集中上市、需求减少等因素叠加,共同主导了大白菜滞销的困局。丰收引起的产量增加是白菜滞销的主要原因。今年秋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晴好,非常适合蔬菜生长,特别是叶菜类,而作为北方大量种植的大白菜产量自然大增。其次,盲目扩大种植面积也是这次滞销的背后推手。由于产销信息不对称,农民在大市场处于弱势群体,他们并不能及时获得市场需求信息,播种时很难准确判断什么蔬菜会需求大、价格高,而往往是根据前期价格决定种植品种。前两年,由于大白菜行情不错,连续多年的高效益导致今年很多人盲目扩大种植规模。据了解,山东、安徽部分产地与去年相比,白菜种植面积增加了20%~30%。另外,与其他蔬菜品种相比,大白菜对技术的要求较低,且较省时省力。因此,在面对押宝式选择时,农户往往首选成本较低的大白菜。而今年北方提前半个月入冬,导致大白菜提前上市。多个地区大白菜的集中上市使得短时期内市场供应量大增。有限的需求市场无法迅速消化供应量的剧增,致使部分地区出现区域性、季节性滞销。除了以上供给冲击,需求的减少也是这次大白菜滞销的原因之一。以前,每到冬季,由于可选择蔬菜较少,北方居民总会储存一定量的大白菜。但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品的提高,尤其是大棚蔬菜的兴起,反季节蔬菜逐渐走向餐桌,人们对冬储大白菜的需求量也减少了。另外,相比与去年韩国泡菜危机引起的大白菜出口量大增,今年白菜的出口市场减小。另外,由于白菜保鲜期有限,储存需要一定的成本,为了防止冻坏烂掉,菜农往往不得不低价抛售,而部分采购商面对这种情况时往往故意压低价格,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深了滞销困境。滞销牵动深圳白菜批发价格作为销售市场,由于深圳大白菜部分来自滞销地山东,大白菜批发价格也受滞销影响。但由于增加了运输、储存、摊位成本,且很多批发商都对大白菜去外叶处理,有一定的损耗,深圳的大白菜价格相对于产地要高出许多。中农价格研究中心数据显示,10月初,深圳普通大白菜批发价格一度达到2.0元/斤,精品大白菜更是高达2.5元/斤,而后随着山东大白菜滞销现象的出现以及滞销量的增加、价格的走低,采购成本下降,大白菜批发价格也逐渐下降,在10月下旬价格达到最低,普通大白菜仅售0.9元/斤,精品大白菜也降到1.4元/斤。近日,受北方降温、雨雪天气影响,部分露地菜的提前退市及运输困难的加大使得一些蔬菜价格开始上涨,大白菜价格也逐渐趋于平稳,有些地方甚至开始止跌回涨。数据显示,从11月中旬开始,深圳大白菜批发价已表现上涨,目前普通类大白菜批发价已回涨至1.4元/斤。预计后市受供需及天气条件的共同制约,大白菜价格将不会出现大的波动。解决滞销难题还需信息引导为了解决滞销难题,人们想尽了各种办法, 萝卜哥免费送菜 、 微博卖菜 等曾使我们眼睛一亮。但这些做法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滞销压力,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面对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卖难问题,加强信息引导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对此,商务部已建立了一整套解决 卖难 救助机制,从信息引导、农超对接、农批对接、上对接、收储加工、扩大出口等方面拓宽销路,千方百计缓解农民 卖难 问题。 :牛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