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端木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呼兰半日游记01
TUhjnbcbe - 2020/11/25 3:13:00
呼兰半日游记一呼兰的骄傲是萧红,哈尔滨的也是,因为如今人人都说,萧红“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尽管如此,还是觉得呼兰离哈尔滨老城区太远,起码要坐两个多钟头的公交车才能到达(堵车时间另算),而我只需坐一个来小时的火车就能瞧见长春了。以上的话,也可以说是为了寻找借口:虽然早想拜访萧红故居,去呼兰区却好比去松北区,尽管两者都被定义为哈尔滨,给我的感觉却都比长春远,去一次挺不容易。所以在这周六,9月19日中午,同学W君开车带我前往萧红故居时,我自然感到喜悦。虽然据说有雨,我们到达呼兰时,天色却变得更好了。走下汽车,前方是呼兰图书馆。往右走几步,一眼瞧见外观低调的萧红纪念馆。那就先去这里吧。刷了特意带上的身份证,闯过三座大山(测温、扫码、戴口罩),我们悄默声儿地溜进了萧红纪念馆。馆内的陈列区分两层,陈列品多是翻拍的照片(似乎惟有那张小小的萧红与张郁廉合影例外),其中也有少数实物,如有关萧红的图书、鲁迅赠萧红的红豆、萧红用过的皮箱等。不能不感到遗憾的是,许多照片都翻拍得很模糊,萧红手迹也复印得不够清晰。照片旁边的说明,则有不甚确切之处。比如有一张萧红设计的日文书封面照片,书名是《私の文集》,旁边的说明文字却是《私の诗集》。至于照片的内容,也不能算是全面:其中仅有一幅模糊得令人恼火的冯咏秋年作萧红漫画像照片,却没有丁聪年作萧红漫画像,也没有颜仲年作萧红木刻像。这些展品中,最令我惊奇的是一页剪报的复印件,上面印着作者署名悄吟的《两朋友》,题图是二女吵架的漫画,笔法简练传神,却不是端木蕻良的手笔,插图作者签的是似乎是英文名或者中文花体签名,实在难以辨认。这幅漫画的作者能是谁呢?今年新出的人文社版《萧红全集》中提到,《两朋友》初刊于年5月10日《新少年》第3卷第9期。查全国报刊索引网,《两朋友》在这一期杂志的第65至71页,有图,想瞧就得付钱,20元——我也想开一家这样的网站。馆内陈列着不少名人签赠图书和题字。方未艾、白朗和罗烽夫妻的书法最得我心,但我更爱萧红书法,看来颇有鲁迅书法韵味,柔中有刚,就像她的性格。一楼中间有个小展厅,里面摆着有关萧红的书和呼兰剪纸。瞧见一张红色的剪纸猫,本来想买,放在柜台里面的纸条上却说,如欲购买,请与门卫联系。一只黑猫大摇大摆地从身后走来,我立刻问他:“喵喵!你知道门卫在哪儿吗?”他瞟了我一眼,不耐烦地说了声“自己找去,懒*”,就摇着尾巴往楼下去了。二离开萧红纪念馆,走不多远就是萧红大道号,萧红故居。大门上悬着原省长陈雷题写的牌匾,门的样式与北京鲁迅故居的相仿,里面的布局也是如此,面积却大了好几倍。经过正对大门的萧红像和左边的花楸树,走进一间间小屋,感受着熟悉但久违的东北农村气息:火炕、灶台、窗纸、衣箱、穿衣镜,等等。小时候去黑龙江农村住,觉得最好玩的就是窗户纸,每逢别人不注意,噗地从中戳一个洞洞,都会感到开心而又内疚。这里房子里面也有名人的题字,包括近来引起我
1
查看完整版本: 呼兰半日游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