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田道雄著
王少丽主译
婴儿在6个月以后易发幼儿急疹的原因,是由于从这个时期起,婴儿从母体获得的免疫力已基本消失。没有哪种病会像幼儿急疹这样,使不同的婴儿具有如此相同的病程。一般的疾病总会有症状的轻重之分,有的还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幼儿急疹却不分月龄、季节、地区,病程千篇一律,且没有任何并发症。幼儿急疹的症状是,发病初期只是发热。婴儿与往常不同,气色不佳且没有精神,一摸头部很热,量体温在38~39℃左右。虽然没有咳嗽、流鼻涕、大便也不稀,但因为婴儿是第1次发热,父母很是担心,医院去看。医生一般诊断为“感冒”,或“着凉”、“嗓子稍红”等。看到婴儿不是很虚弱,医生也比较乐观,只给开些退热药就让回家了。可是到了夜晚,婴儿病情开始恶化,几次醒来哭闹。有的家庭为此首次体验到了彻夜不眠的滋味。婴儿不像以前那样爱吃奶,而且有时还呕吐,也不爱自己玩,总想让妈妈抱着。第2天一量体温仍在38℃左右。于是又去看医生,这时医生说:“热已经有点退了”,然后给注射一针抗生素。可是当天晚上婴儿还是没有退热。父亲也因婴儿的哭闹整夜没有睡好觉,早晨起医院好好看一下,然后揉着发困的眼睛上班去了。第3天母亲只好再次带婴儿来看医生。当听到母亲用有些不满的口气说“吃了医生给的药,可是……”时,不同的医生就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有的可能会说:“给你开的尽是好药”,也有的挠挠头:“发热到底是因为什么呢?该退热了呀”(显然,后者的表现是善意的)。又被打了一针的婴儿仍旧是高热不退。这时,听到婴儿得病消息后急忙赶来的婆母说:“能不能是肺炎呢?”凭老人的经验,肺炎才有可能出现持续发热,而幼儿急疹这种病老人从没听说过。当母亲告诉她的婆母,医生诊断是“感冒”或者“扁桃体炎”时,老人摇摇头说:“感冒怎么会连续3天高热不退呢?真是奇怪。”全家都为此焦急不安,猜测种种可能:医生会不会误诊?这么小的婴儿持续高热3天,能不能影响脑子的发育呢?基于这种想法,决定到虽然离家远一些,但有一定名望的医生那里去看看。这些有名望的医生,由于经常诊治这种转院来的患者,因此接触幼儿急疹的机会比较多。医生看过后说“明天就会好”,然后给打上一针药。有的老医生甚至认为这是婴儿长乳齿的生理性发热,连针都不给打。次日,婴儿果然如这个医生说的退热了。母亲和婆婆都认为后来的这个医生医术很高明,注射的药也很好。实际上,幼儿急疹不论注射与否,第4天都会自然退热的。退热以后,婴儿的胸部、背部会出现像被蚊子叮了似的小红疹子,这些疹子渐渐扩散,到了晚上,就会波及到脸、脖子和手脚。对婴儿麻疹有所了解的人会误以为是麻疹。可是麻疹在出疹子时有高热,而幼儿急疹则是在退热以后才出疹子。婴儿虽然已退热,但仍是萎靡不振,爱哭,第3天晚上或第4天早上还会排稀便。完全恢复要在第5天,婴儿的疹子变少,精神也恢复到发病前的正常状态。到这时可以说婴儿已经痊愈了。婴儿患幼儿急疹时,尽管精神状态不如以往,但看起来并不像得了什么大病的样子。就是出现高热,也有想玩玩具的意愿,哄逗时也会露出笑脸。喝奶量虽不如平时,但不是一点儿喝不进去。曾怀疑过婴儿的病是幼儿急疹的医生,看到婴儿出了疹子会异常高兴,而没把幼儿急疹放在心上的医生就不会有特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