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端木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周末选读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TUhjnbcbe - 2021/1/5 15:29:00

公元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属猪。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纵是气候有点反常,夏季北京缺雨,五六月间时疫流行,旱情延及山东,南直隶却又因降雨过多而患水,入秋之后山西又有地震,但这种小灾小患,以我国幅员之大,似乎年年在所不免。只要小事未曾酿成大灾,也就无关宏旨。总之,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

万历十五年

文/*仁宇

摘自《万历十五年》

既然如此,著者又何以把《万历十五年》题作书名来写这样一本专著呢?

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由于表面看来是末端小节,我们的论述也无妨从小事开始。


  

这一年阳历的3月2日,北京城内街道两边的冰雪尚未解冻。天气虽然不算酷寒,但树枝还没有发芽,不是户外活动的良好季节。然而在当日的午餐时分,大街上却熙熙攘攘。原来是消息传来,皇帝陛下要举行午朝大典,文武百官不敢怠慢,立即奔赴皇城。乘轿的高级官员,还有机会在轿中整理冠带;徒步的低级官员,从六部衙门到皇城,路程逾一里有半,抵达时喘息未定,也就顾不得再在外表上细加整饰了。


  

站在大明门前守卫的禁卫*,事先没有接到有关的命令,但看到大批盛装的官员来临,也就以为确系举行大典,因而未加询问。进大明门即为皇城。文武百官看到端门午门之前气氛平静,城楼上下也无朝会的迹象,既无几案,站队点名的御史和御前侍卫“大汉将*”也不见踪影,不免心中揣测,互相询问:所谓午朝是否讹传?

近侍宦官宣布了确切消息,皇帝陛下并未召集午朝,官员们也就相继退散。惊*既定,这空穴来风的午朝事件不免成为交谈议论的话题:这谣传从何而来,全体官员数以千计而均受骗上当,实在令人大惑不解


  

对于这一颇带戏剧性的事件,万历皇帝本来大可付诸一笑。但一经考虑到此事有损朝廷体统,他就决定不能等闲视之。就在官员们交谈议论之际,一道圣旨已由执掌文书的宦官传到内阁,大意是:今日午间之事,实与礼部及鸿胪寺职责攸关。礼部掌拟具仪注,鸿胪寺掌领督演习。该二衙门明知午朝大典已经多年未曾举行,决无在仪注未备之时,仓猝传唤百官之理。是以其他衙门既已以讹传误,该二衙门自当立即阻止。既未阻止,即系玩忽职守,着从尚书、寺卿以下官员各罚俸两月,并仍须查明究系何人首先讹传具奏。

礼部的调查毫无结果,于是只能回奏:当时众口相传,首先讹传者无法查明。为了使这些昏昏然的官员知所儆戒,皇帝把罚俸的范围由礼部、鸿胪寺扩大到了全部在京供职的官员。


  

由于工作不能尽职或者奏事言辞不妥,触怒圣心,对几个官员作罚俸的处分,本来是极为平常的事。但这次处罚竟及于全部京官,实在是前所未有的严峻。本朝官俸微薄,京城中高级官员的豪华生活,决非区区法定的俸银所能维持。如各部尚书的官阶为正二品,全年的俸银只有一百五十二两。他们的收入主要依靠地方官的馈赠,各省的总督巡抚所送的礼金或礼品,往往一次即可相当于十倍的年俸。这种情况自然早在圣明的洞鉴之中,传旨罚俸,或许正是考虑到此辈并不赖官俸为生而以示薄惩。但对多数低级官员来说,被罚俸两月,就会感到拮据,甚至付不出必要的家庭开支了。

按照传统观念,皇帝的意旨总是绝对公允的,圣旨既下,就不再允许有任何的非议。这一事件,也难怪万历皇帝圣心震怒。从皇帝到臣僚都彼此心照,朝廷上的*事千头万绪,而其要点则不出于礼仪和人事两项。仅以礼仪而言,它体现了尊卑等级并维护了国家体制。我们的帝国,以文人管理为数至千万、万万的农民,如果对全部实际问题都要在朝廷上和盘托出,拿来检讨分析,自然是办不到的。所以我们的祖先就抓住了礼仪这个要点,要求大小官员按部就班,上下有序,以此作为全国的榜样。现在全体京官自相惊扰,狼奔豕突,实在是不成体统。

万历皇帝是熟悉各种礼仪的君主。年3月,他已年满二十三,进入二十四,登上皇帝的宝座也快有十五年了。他自然会清楚记得,在他八岁那一年的冬天,他的父亲隆庆皇帝为他举行了象征成为成人的冠礼。他被引导进入殿前特设的帷帐里,按照礼仪的规定更换衣冠服饰,前后三次都以不同的装束出现于大庭广众之中。既出帷帐,他就手持玉圭,被引导行礼,并用特设的酒杯饮酒。全部节目都有礼官的唱导和音乐伴奏,所需的时间接近半天。第二天,他又被引导出来坐在殿前,以最庄重的姿态接受了百官的庆贺。

几个月之后,隆庆皇帝龙驭上宾。这位刚刚九岁的皇太子,就穿着丧服接见了臣僚。按照传统的“劝进”程式,全部官员以最恳切的辞藻请求皇太子即皇帝位。头两次的请求都被皇太子拒绝,因为父皇刚刚驾崩,自己的哀恸无法节制,哪里有心情去想到个人名位?到第三次,他才以群臣所说的应当以社稷为重作为理由,勉如所请。这一番推辞和接受的过程,有条不紊,有如经过预习。

既然登上皇帝的宝座,他就必须对各种礼仪照章办理。在过去的十五年,他曾经祭天地,祀祖庙,庆元旦,赏端阳。他接见外国使臣和解职退休、著有勋劳的官员耆老。他还曾检阅*队,颁发战旗,并在一次战役获得胜利以后接受“献俘”。这种献俘仪式极为严肃而令人悚惧。皇帝的御座设在午门城楼上,他端坐其中,俯视着下面花岗石广场上发生的一切。他的两旁站立着有爵位的高级*官,还有许多被称为“大汉将*”的身材魁伟的御前侍卫。在广场上大批官员的注视下,俘虏被牵着进来,手脚戴有镣铐,一块开有圆孔的红布穿过头颅,遮胸盖背,被吆喝着正对午门下跪。这时,刑部尚书趋步向前,站定,然后大声朗读各个俘虏触犯天地、危害人类的罪行。读毕他又宣布,这些罪人法无可逭,请皇上批准依律押赴市曹斩首示众。皇帝答复说:“拿去!”他的天语纶音为近旁的高级武官二人传达下来,二人传四人,而后八人、十六人、三十二人相次联声传喝,最后大汉将*三百二十人以最大的肺活量齐声高喝“拿去”,声震屋瓦,旁观者无不为之动容。

……

-END-

万历十五年

*仁宇

中华书局,

索书号:K.

本书以万历十五年(公元年)前后的史事及人物为中心,以“大历史”观念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的种种问题,并由此探讨现代中国应当汲取的经验教训。出版以来,知识界和文化界好评如潮,其独特的体裁、平实的文风及深刻的思考令读者耳目一新。

往期文章

梁实秋:谈友谊

木心:童年随之而去

王强:尘世纷繁,躲进书房

沈从文:谁的生命可以不受时间限制

余秋雨:三十年的重量

陈忠实:我的树

周国平:时光村落里的往事

伯特兰·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

汪曾祺:夏天

杨绛:孟婆茶

季羡林:听雨

钱钟书:窗

朱自清:背影

川端康成:花未眠

法布尔:萤火虫

刘慈欣:坍缩将在深夜1时24分17秒时发生

奇普·沃尔特:大脚趾的异想传奇

李娟:我所能带给你们的事物

村上春树:猫城的故事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萧红:失眠之夜

弗兰西斯·培根:谈读书

林清玄:猫头鹰人

史蒂芬·霍金:黑洞是如何形成的

张抗抗:天山向日葵

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丰子恺:吃瓜子

理查德·道金斯:复制基因

汪曾祺:淡淡秋光

巴金:灯

契诃夫:小公务员之死

三毛:大胡子与我

严歌苓:蛋铺里的安娜

达·芬奇:地球具有一种生长的灵*

张爱玲:天才梦

王尔德:夜莺与玫瑰

欧·亨利:女巫的面包

老舍:济南的冬天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林语堂:论读书

莫泊桑: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阿列克谢耶维奇: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

达尔文:驯化变异

席慕蓉:写给幸福

张恨水:北平的春天

台静农:我与老舍与酒

简媜:那人走时只有星光送他

张晓风:岁月在,我在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节选)

海明威:一天的等待

都德:最后一课

冯骥才: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徐霞客:游恒山日记

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节选)

周国平:失去的岁月

林徽因: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宗璞:紫藤萝瀑布

汤显祖:惊梦(节选)

老舍:我的母亲

余华:活着(节选)

李时珍:本草纲目(节选)

赫拉利:人类简史(节选)

白先勇:一把青

张悦然:父亲

冼星海:留学巴黎

刘慈欣:三体3·死神永生(节选)

梁实秋:旅行

卡夫卡:变形记(节选)

郑振铎:劫中得书记

鲁迅:伤逝

沈复:闲情记趣(节选)

儒尔·凡尔纳:海底两万里(节选)

彼得·梅尔:一只狗的生活意见(节选)

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节选)

威廉·戈尔丁:蝇王(节选)

斯蒂芬·埃德温·金:肖申克的救赎(节选)

劳伦斯·布洛克:酒店关门之后(节选)

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

归有光:项脊轩志

曹文轩:秃鹤

费孝通:差序格局(节选)

郁达夫:故都的秋

安房直子:花椒娃娃

乔斯坦·贾德:伊甸园

刘大任:晚风细雨(节选)

张爱玲:倾城之恋(节选)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月亮与六便士(节选)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节选)

赫尔曼·黑塞:童年轶事(节选)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赛珍珠:圣诞节的清晨

林清玄: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节选)

吴承恩:西游记(节选)

米歇尔·德·蒙田:阅读的价值

周末选读│傅雷家书二则

孙武:孙子兵法(节选)

路遥:平凡的世界(节选)

卡尔维诺:良心

琦君:压岁钱

老舍:四世同堂

曹雪芹:红楼梦(节选)

史蒂芬·霍金:我的病历

余华:兄弟(节选)

萧红:小城三月(节选)

鲁迅:秋夜

列夫·托尔斯泰:穷人

叶圣陶: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

朱光潜: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汪曾祺:跑警报

丰子恺:我的母亲

西蒙娜·德·波伏瓦:真正的爱情

余光中:我的四个假想敌

冯友兰:活出人生的意义

···

1
查看完整版本: 周末选读黄仁宇万历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