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端木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萧红逝世后,许广平发文追忆,却充满着不耐
TUhjnbcbe - 2021/1/21 18:07: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         http://m.39.net/pf/a_4364572.html
萧红是文坛上的著名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她的一生更是命运多舛。年,刚满20岁的萧红与未婚夫汪恩甲在东兴旅馆同居,此时的她名义上已经与汪恩甲解除了婚约关系。不久之后,萧红怀孕了,临近产期时,汪恩甲却不告而别,两人欠下旅馆一大笔花销,旅馆老板见她无力偿还债务,于是扣押下她,此时的萧红走投无路,陷入了绝境。萧红的父母是有能力替她偿还这笔债务的,但是她的骄傲不允许她这样做,自从她离家出走之后,就代表着她与父母决裂。图|萧红剧照无奈之下的萧红向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编辑裴馨园求助,不久之后,一位男子找上了她。虽然那个男子头发散乱,衣着随性,可却谈吐不凡,举手投足间皆展示着文化气息。这个人就是萧*,日后和萧红爱恨纠缠多年的人。萧*是一位青年作家,文人总是惺惺相惜,萧红是有文学天分的人,在这一点上,即使她身怀六甲,萧*依旧为她倾倒。自此之后,萧*便时常来旅馆探望萧红,两个人谈天论地,暗生情愫。年8月7日,松花江决堤,洪水泛滥市区,萧*趁乱将萧红带出了旅社,二人自此坠入爱河。对萧红而言萧*是她的救赎,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如天神一般的男子救她于危难之际,让她免受漂泊之苦。萧红对萧*是有雏鸟情结的,即使在弥留之际,她心心念念的依然是萧*。离开旅馆后,萧红生一个孩子,因为无力抚养,孩子也送人了,自此之后,孩子的生死不明。出院后,萧红和萧*开始共同生活,两人都没有什么固定收入,仅靠萧*当家庭教师和借债勉强度日。图|萧红与萧*在这段困难的时候,唯一支撑他们活下去的除了爱情,就是文学。年轻时的爱情是纯粹而单纯的,没有太多的物质,两人一起分食一碗热拉面,都是一种幸福,然而当爱情之上夹杂了名和利之后,这一切就开始慢慢变化了,萧红与萧*的爱情也没能例外。自《生死场》发表之后,萧红在文坛上的地位迅速上升,二萧到上海后,经常拜访鲁迅先生,鲁迅格外欣赏这两位青年作家,萧红更是深受鲁迅重视,二人的关系如师如友。然而这一切在萧*看来,却带有几分醋意,萧*也不是什么心胸宽广的人,再加上萧红的名声日渐超过他,男人的嫉妒心、使得萧*再无法冷静的看待这个和他一起生活了6年的女人。在文学造诣上,萧红是极有天分的,然而在萧*看来,他才是萧红文学世界的领路人,是萧红的导师,而今,徒弟的名气却在师父之上,这样的境况,令萧*的心态开始扭曲,就如同岳不群面对令狐冲。他自认为是萧红的导师,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萧红,可是萧红却妄图超越他,这自然是不可以的。图|萧红(剧照)萧*是一个自负的人,他认为自己比萧红更有才华,他遇到萧红之时,已是小有名气,而萧红只是有一个有一点才华的普通女子。他认为萧红的崛起不符合常理,萧*将这个不合常理的异数归结于鲁迅。心态的扭曲,让萧*的行为也做出了变化,从最初的口头争吵,到后来的拳脚相加,甚至最后和有夫之妇关系匪浅。两个人同时动了情,只是萧*先转了身,而萧红还停留在原地,爱情是伤人的,正如鲁迅所说,萧红在感情之事上投入了太多,即使萧*有诸多不是,她也不愿放弃这段的爱情。佛家说:“只有放手,才能得到更多,而萧红却想努力握住它。面对萧*的拳打脚踢,她一边忍气吞声,一边向许广平倾诉。在上海,萧红的朋友不多,和许广平却关系很好,那段时间,萧红几乎成了鲁迅家里的常客,鲁迅经常陪她聊天,即使健康状况很差的时候,也会由许广平代陪,甚至有时萧红和会周海婴一起玩耍。图|萧红与鲁迅(剧照)陷在爱情里的女人的孤独的,陷在绝望爱情里的女人的痛苦的,此时,若有一丝温暖,对于萧红来讲都如同雪夜里的红炭,能温热整个心窝。端木蕻良就是在这时开始接近萧红的,端木和萧*不同,他性格温和,虽没有萧*那般有才华,但对萧红却关怀备至,人在脆弱的时候,总是首先抓住最靠近的温暖,端木就是萧红身边的那丝温暖。萧红最终跟端木走了,走的时候还怀着萧*的孩子,六年的时间,二萧之间这段无证的婚姻终于走到了尽头。若是没有战乱,端木应该是一人值得托付的人,去了香港后不久,萧红被查出患有肺结核,在现在,这不是什么大病,可这在当时却是不治之症。起初端木蕻良到处为她寻医治病,可是不久战争降临,经过六次转移逃亡之后,端木蕻良终于不堪重负,抛下萧红一个人逃走了。31岁的萧红就这样香消玉殒。只是萧红逝世后,身为好友许广平却在两篇追忆萧红的文章中透露出不耐烦和醋意。这又是为何?图|许广平通过对鲁迅、萧红、许广平三人的作品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原因。在鲁迅病重之时,萧红几乎每天都来鲁迅家中做客在文坛上鲁迅对萧红的帮助不可谓不大,萧红和萧*能够走入众人视野鲁迅起了很大的作用。萧红的《生死场》的爆火离不开鲁迅对这部书的高度赞扬。而萧红的写作方式也受到了鲁迅的影响。因此,萧红对鲁迅十分依赖,在到达上海之后常光顾周家。从许广平回忆萧红的文章中来看,她对这个不幸的女人是同情的,二人的关系好似闺中密友,无话不谈,得知萧红有痛经的毛病后许广平经常表示关心,后来还告诉萧红吃乌鸡白凤丸会有作用。由此来看,二人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鲁迅病重后,二人的关系却逐渐变质,鲁迅病重,许广平需要操持家中一切大大事务,又因为鲁迅喜欢吃北方的菜食且不同意许广平请一个帮佣。因此,一家老小的餐饮都要由许广平亲自下厨。作为家庭主妇的许广平没有经济来源,因此,所有开支都依靠鲁迅的稿费。虽然鲁迅的稿费不低,但是除了他们一家人的生活花费外,还需要支付给鲁迅的原配妻子——朱安一定的生活费,而且时不时还要接济萧红。因此,许广平每个月都需要精打细算,也对萧红就有了一定的怨言。随着鲁迅的病愈发严重,许广平更加注重鲁迅的吃食,即使一颗青菜也要精挑细选。因此,许广平的负担非常繁重,而萧红每天到鲁迅家中做客不免对许广平造成困扰。许广平的《追忆萧红》中就有对她的埋怨:“这时过从很密,差不多鲁迅先生也时常生病,身体本来不大好。萧红先生无法摆脱她的伤感,每每整天的耽搁在我们寓里。为了减轻鲁迅先生整天陪客的辛劳,不得不由我独自和她在客室谈话,因而对鲁迅先生的照料就不能兼顾,往往弄得我不知所措......现在萧红先生人也死了,没有什么关系,作为追忆而顺便提到,倒没什么要紧的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许广平对萧红的每天到访已经有所怨言,许广平也认为萧红使得她减少了许多照顾鲁迅的时间,致使鲁迅的病情更加严重。鲁迅和萧红的关系过于亲密鲁迅在病重之时,时常食不知味,对于许广平做的食物,每次都吃不了几口,可每当萧红下厨时,鲁迅总是报以期待的表情,即使萧红做的不好要赏脸吃上一些。而且在鲁迅的日记中,出现萧红的次数越来越多,当时的鲁迅陪周海婴玩儿都嫌烦,可面对萧红却格外宽容。这种种迹象表明萧红和鲁迅的关系早已超越了师生,这一点萧*早已发现端倪。萧*的好友牛汉曾经写到:“我曾问过萧红和鲁迅的关系。我问:萧红和鲁迅很近,接触很多,但到日本后为什么没给鲁迅写过一封信?萧*说:是鲁迅和萧红商定萧红去日本后不写信的。鲁迅重病死了,她就立即赶回来了。但我还是觉得,萧红走后不写信,是不正常的,可以说明,她和鲁迅不是一般的关系。图|鲁迅与许广平从萧*的口气也证明,萧红跟鲁迅的关系不一般。”再者,后世通过对鲁迅和萧红作品的研究也发现二人交往甚密,不似一般师生。余杰曾说:鲁迅曾悄悄喜欢萧红,而萧红也悄悄喜欢鲁迅,“他们之间,除了师生之情外,时常产生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撞击”不仅如此,公认的回忆鲁迅最感人的回忆录竟是萧红所写,而不是鲁迅的妻子许广平,亦或是儿子周海婴。许广平的儿子周海婴十分喜欢萧红在周海婴对鲁迅的回忆录里曾多次描写的萧红,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萧红的喜爱,在《鲁迅与我七十年》里就写到:“然而父亲的疾病却是日渐加重了,来访的客人不能一一会见,只得由母亲耐心解释和转达意见。每当病情稍有好转,就有萧*、萧红两人来访。这时候父亲也总是下楼,和他们一边交谈,一边参观萧红的做饭手艺......这时候父亲也不禁要多吃一两口,并且赞不绝声,与萧*、萧红边吃边谈,有说有笑,以致压在大家心头的阴云似乎也扫去了不少。可见周海婴对萧红的印象很好。鲁迅和萧红真的有别样的情愫吗?我个人认为他们两个的感情更像是同类一般,两个人都有着一段不幸的婚姻,都出生于中产家庭,二人的关系更像是知己一般,亦或是萧红将这个关心她的长辈当做了父亲。又或者是萧红的天真烂漫和鲁迅的风烛残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鲁迅而言,萧红是他已经逝去的青春。因此,他对萧红格外关心。丈夫对萧红的关心,孩子对萧红到来的期待,以及萧红对鲁迅的依赖都让许广平对萧红有了怨言。可她到底是一个大度之人,每当萧红来拜访的时候她从未表现过任何不快,更甚者代替鲁迅陪萧红聊天。当萧红要前往日本的时候,她依然不计前嫌为萧红践行。即使在萧红去世后对她抱有怨言,也只是只言片语,从未有过侮辱逝者的行为。由此可见,许广平的气度让人敬佩。留言板小俊籽

1
查看完整版本: 萧红逝世后,许广平发文追忆,却充满着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