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端木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刘勇今天为什么再读萧红上
TUhjnbcbe - 2021/1/26 4:45:00
北京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在俄罗斯有一句谚语:读不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可以从一个人的脸上看出来的。推而广之,对一个中国人来说,读不读《红楼梦》,读不读鲁迅,包括读不读萧红,都是可以从脸上看出来的。总之,一个人读不读书,读几本书都是在脸上写着的。

作者:萧红著/林贤治编注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年:-3

作家萧红

虽然萧红只活了短短的31岁,但她却拥有久远的生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萧红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喜爱,特别是年轻读者的喜爱,这难道不是一种生命力的体现吗?

萧红是谁?萧红是东北作家群的一员,但又超越了东北作家群的群体特征;萧红具有左翼文学的特质,但又超出了左翼文学的范畴;萧红是一位女作家,具有女作家的细腻和敏感,但又超越了女作家的共性,更具有粗犷、青涩、孤独的特有个性。萧红之所以在文学史上有其重要地位,自然与左翼作家、东北作家群、女作家等身份有关,但更与超越这些身份有关,更与她自己独特的风格魅力与人格魅力有关。冰心活了岁全身心写了一个“爱”字,足以洗涤人心;而萧红活了31岁写了一个“恨”字,却更加撼动人心。恨往往比爱更复杂、更深沉、更震撼。今天我们再读萧红,是因为她作品中独立的思想,也是因为她的敏感与不幸;是因为她作品中稚拙的表达,更是因为她的孤独与忧愁;是因为她作品中犀利的笔锋,同时还因为她的怨恨与不甘。

作者:骆宾基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年:年11月

敏感:萧红独特的人生气质

骆宾基在《萧红小传》中记录了一个“琴声不再响起的遗憾”的故事,而讲述这个故事时,萧红已久在病中。据萧红自己回忆那是在上海的时候,每到深夜就寝时,便会听到窗外传来卖唱的胡琴声,她发现这是一个衣衫褴褛的女孩子和一个卖唱的盲人老者,由于被琴声所感动,于是她将铜板包好扔到楼下。自此,小女孩和盲人老者每天晚上都在同一时间为萧红拉上一曲,而萧红则会把准备好的铜板扔给他们。但有一天晚上,萧红外出忘记关灯,回到家时已经很晚,没能实现与他们的约定,琴声从此再未响起。萧红深感内疚,常常想:那天晚上,当他们一无所获地离开时,该是多么的失落和悲伤啊……还有一个故事,是鲁迅记载的:有一天,萧红来到鲁迅家里,站在楼下兴奋地大声叫喊着鲁迅:“先生!先生!你快下来!”鲁迅慌忙从二楼下来,询问她何事,萧红不住地高喊:“先生快看,太阳出来了!”对于萧红如此特殊的敏感,鲁迅甚为感慨。只有高度敏感的人,才会在自己生命的最后阶段讲述自己不经意留下的遗憾,也只有异常孤独的人,才会因为一次普通的太阳出来而兴奋不已。

萧红的敏感与细腻,还体现在她的作品中。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萧红为读者勾勒了一个作为“普通人”的鲁迅,用细节绘出了一个鲜活的鲁迅。正因为萧红的敏感与细腻,才会发现鲁迅会“笑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的咳嗽起来”,才会发现鲁迅“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也正因为这些敏感而细腻的描写,使得在众多纪念鲁迅的文章中,《回忆鲁迅先生》一篇显得更加感人至深,更加别具一格。

孤独:萧红特殊的生命体验

坐落于呼兰河边萧红故居中的那尊雕像正是萧红孤独的写照。深层的孤独与寂寞一直袭扰着她,孤独使萧红拥有了独特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

萧红是孤独的,她从小坐在呼兰河边,默默地想着这条河从哪里流过来,要流到哪里去……这是经典的作家式的思维方式。凡是著名的作家或文化名人,虽然各有各的人生经历,但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懂得“享受”自己的孤独。许多作家沉浸在自己的“后花园”之中:萧红有呼兰河边的“后花园”,鲁迅有“三味书屋”,郭沫若有沙湾的“后花园”,歌德有法兰克福故居中的“后花园”,普希金则在圣彼得堡的故居中享受自己的“后花园”,这些后花园不仅是作家精神的慰藉,是其人生最珍贵的宝藏,更是他们享受孤独的最佳场所。

萧红的孤独让她既可以从女性立场出发,唱出一首挣扎于生死之间的女性悲歌,也可以从生命体验出发,绘出一幅混合原始与愚昧的民俗图景,透露出一个现代人对于生命的深度思考。这份孤独,使她的作品变得深刻和令人难忘。这份孤独,也为她带来了更多的朋友。萧红拥有众多读者,到呼兰河故居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他们都是萧红的朋友。萧红真正的朋友是她的读者,读者是她永远的朋友。有理由相信,萧红会继续拥有更多的读者。

怨恨:萧红特有的审美情绪

对于一个作家而言,其创作资源无非来自两方面:一是得到的太多,二是得到的太少,甚至从来没有得到过。冰心自出生之日起就一直生活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始终拥有最丰足、最完满的爱,因此她也以将最宽厚、最博大的爱奉还给他人和社会为天职。冰心虽然是以“问题小说”而名震文坛,及至晚年她依然密切

1
查看完整版本: 刘勇今天为什么再读萧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