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活着”主题征文获奖名单公示我跟很多人说,我对文学有误解。什么误解?能发出声音不一定就是歌手。文字和文学之间有距离。当然,在文字头上加一点修饰,加一点掩饰,两点加上,文字就跟文学差不多了。从大处说,郭鲁茅巴老曹,后面还有很多。鲁迅、巴金、曹禺。好的总在差的后面。还有胡适、沈从文、张爱玲这样的,明明很好,没有编制。萧红也不错。连着的萧*、端木蕻良、聂绀弩,没有什么可说的。新中国之后,王蒙、张承志、张贤亮、路遥、贾平凹、莫言。后面就是余华、阿来、苏童、格非、阎连科。加上王朔、余秋雨、刘震云等等一些名人。女作家有霍达、王安忆、铁凝、毕淑敏。还有个奇怪的残雪。港台的金庸、李敖、李碧华、龙应台、张小娴。还有诗人,北岛、海子、顾城。真文人少了,真文学也跟着少了。很多人问,为什么要搞文学呢?问得好。文学的现状,对所有的作者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大好机会。但是大家忽略了前车之鉴。例如古诗词,自元曲之后,再无大的发展。明清几百年,半部红楼而已。辛亥之后,到新中国成立。算是文学的一次繁荣,国家不幸诗家幸。归根到底,文学是思想的文学。没有思想,文学都是废话。如果只有一种思想,文学是呆板的。当今社会,一切向钱看,商品经济,一切都能用钱衡量。怎么办?曹雪芹生在今天会不会好一点?不会。会饿死。会冻死。会病死。刘以鬯在《酒徒》里设想过这个问题,曹雪芹如果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香港,会怎么样,可能会沦落到写网文度日。从小处说,每天有人在跳楼、跳河、杀人。没有人知道,这些人里面有多少个朱湘、海子、顾城。几十亿人生活在地球,十几亿人生活在中国,生活多具体啊,具体到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我们活着,我们每天都在听着、看着、想着。混一点名声,骂几句脏话,很容易。你不用了解这个世界,你只需要了解自己。打起文学的幌子,文化的幌子,编辑的幌子,去投机钻营,四处招摇。当然,诗是最容易的。分行就行。写东西的人毛病多。常听人说,我跟莫言一起吃过饭,我跟余秋雨一起去过岳麓书院,张三给我写过亲笔信。除了说明我混得没有莫言、余秋雨、张三好,还能说明什么?甚至有些假文人,到过草堂就说自己在杜甫家住过。还有的,隔了八十年,隔了八条街,在绍兴某个旅店住了一晚,就说自己跟鲁迅是邻居。你买张世界地图,地球都是你的。什么样的人是文人?陈寅恪、马寅初、胡适、章太炎、梁启超、辜鸿铭、王国维、俞樾。这样的是文人,不会因为受了一点委屈,就低头弯腰。像前面提到的聂绀弩,坐了几天牢,牢饭都能吃出滋味来,到死都想着能喝点红糖水,跟被枪毙的陈公博比起来,最能解释什么叫气度。大奖给了祁亚平,因为她无功利的态度,因为她对文学保留着纯粹的爱好,更因为她对神州文学发自内心的支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