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翔口腔,您的口腔贴身管家!长期免费义诊!
富翔口腔:富翔天地26-1-
爱牙
“是时间在塑造人,是人在时间里成长;而已经逝去的人,也会在时间里重新被发现,复活起来。”
我和紫禁城的一段姻缘(节选)作者:端木蕻良
我第一次参观紫禁城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孩子。那时燕京大学刚刚划定地基,从圆明园运来的华表,在地上躺着,修建尚未开工呢。
紫禁城,这个充满神话和传说的地方,世界闻名的古建筑群,中国保留下来的唯一完整的皇宫,“万王之王”的博物馆,当时我在这里曾经看到过许多珍贵的实物:从清代的传国御玺,到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从武则天的画像,到“香妃”的戎装油画;从琳琅满目的历代精美工艺品,到五凤楼上曾摆放过的飞机……都在我的心灵里播下了许多种子。我看到比《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一书中所写的更多样、更美妙的事物。
可是,在这瑰丽多彩的宝山里,对我最有吸引力的,却是太和殿前的一块石头圆盘。它的名字叫作“日晷”。晷面上有着刻度,分作十二个时辰。中心直竖一枚铜针,随着地球的转动,太阳照在铜针上的影儿落在刻度上,人们就会认出时间来了。原始社会只懂得立竿为市,这座日晷,则是乾隆设置的,它经历了乾嘉盛世,看到清王朝的覆灭。尽管它是无声的,但从那时起,我每到紫禁城中,总要徘徊在它跟前,引起无限思绪。
那时,呈现在我面前的还有一架“铜壶滴漏”,已经好久没有注水了。可是,我觉得它依旧盛满了水,齿轮仍在转动。我还可以从转台上面看到有个铜人按时出来报晓,我还可以听到每一滴水滴落,以致时间也随着一滴一滴地滴落而消逝的声音来……
在这时间流去的瞬间,我在紫禁城曾看到过铜壶滴漏的千姿百态的子子孙孙——钟表。它们都是争奇斗艳、极尽巧妙之能事的。
我所见到的钟表,它记录了多多少少的事情:
它曾记录了种种壮烈的史实,它曾记录了多少佳期密约。是它,知道什么时候叶赫那拉氏成了皇贵妃;是它,知道宫闱中一切阴谋;是它,知道封建王朝的丧钟被谁敲响的……。钟,本来是庄严时刻神圣的记录者;钟,又成了王公贵族的特殊玩好。钟,本来是唤醒人们起来的;钟,它的滴答声有时又起了催眠作用。钟,是地球的脉搏。钟,是光的音响。也正是这些钟表,它们记录了一连串的火和血的历史,柔情和眼泪的故事。钟,自己也记录了它们自己的家庭发展史……
我小时候看到的这些钟表,有的不知去向,有的现在还健在。它本来是从日晷演变而来的,经过海内外一些工艺家的改进和发挥,又做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信使,穿戴着珠宝的服饰,怀着精巧的齿轮和发条,在紫禁城中接受皇帝的“御赏”。它是那个时代机械文明最集中的表现。从它的转动中,流走了过去,输送了未来。同时,又由西洋教士们的活动,冲破了空间,回到天朝。
我小时候在紫禁城内看到的钟表,正是最多最全的时候。其中有两座钟,使我永远忘不了:
一只蓝羽的翡翠鸟儿,栖息在金丝笼里。到时候,它便在横木上展翅跳跃,弄舌鸣哨,和真的一般灵活自如。
比这座更加有趣的,是一个一尺来高穿着西装的西洋人。在钟响的时候,他用毛笔一笔一画写出“八方向化,九土来王”八个整整齐齐的楷体字来……
我决没有想到,在过了半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我童年时代在紫禁城内亲眼见到的这座会写字的钟,竟会在我写的长篇小说《曹雪芹》的章节里复现出来。
由于曹寅和李煦都是接触过外洋的贡品的,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又特别渲染了钟在生活中的种种情调,使我不禁联想到:今天故宫钟表馆陈设的珍品,有好多的式样应是和曹雪芹当年见过的类似的,甚至是他曾目睹过的。
几个世纪过去了,紫禁城终于从封建帝王手中解放出来,成了人民的宝库,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整理和研究,焕发出更大的光芒。想起我小时候在紫禁城中,从日晷到铜壶滴漏,从铜壶滴漏到钟表这段小小的姻缘里,理解到:不是时间在塑造人,是人在时间里成长;而已经逝去的人,也会在时间里重新被发现,复活起来。
记得每半年到一年去看一次牙!
富翔口腔:富翔天地26-1-
爱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