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端木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卓厚语文回味那份独属于童年独属于乡
TUhjnbcbe - 2021/5/22 20:52:00
中科医院以品质领跑行业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038765.html
点击蓝字,一同教出“卓厚语文”~

导学案——巩义二中曹新玲

P

ART.01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和相关材料,梳理本文的情节。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小团圆媳妇、婆婆和周围人的形象。

3.结合写作背景,探究小团圆媳妇之死的原因,理解旧的传统意识对善良人民的束缚与戕害的主旨。

学习重难点

理解作者对善良的呼兰河人身上所表现的国民的麻木、愚昧、残忍的劣根性的批判,体会作品所揭示的旧的传统意识对善良人民的束缚与戕害。

一、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廼[nǎi]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萧红是她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相似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

她和张爱玲被称作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耀眼的女作家“双子星座”。

人生经历

萧红的一生,是一直被冷落被忽略的一生,是一直寻找着“爱”和“温暖”的一生:

①孤独的童年——“失家”之痛:身为“女儿”的性别原罪,决定了萧红被封建父权放逐的命运。一生中家庭温暖的极度缺乏,使“无家”情结成为萧红的宿命;

②坷坎的爱情——“失爱”之痛:从逃脱家庭包办婚姻,初恋受骗,与萧*、端木蕻良的爱情纠葛及最终失败,来自男权社会的冷漠与欺凌贯穿了萧红落寞而痛苦的一生;

③寂寞的写作——“失功”之痛:火热的抗战时代,民族的独立成为社会和历史的主流,而坚持个体独立精神和女性价值

1
查看完整版本: 卓厚语文回味那份独属于童年独属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