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棘,是一种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性灌木,其特性是耐旱、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中国西北部大量种植沙棘,用于沙漠绿化。。
#沙棘营养成分含量高#
沙棘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高,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沙棘是植物和其果实的统称。植物沙棘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是一种落叶性灌木。沙棘为药食同源植物。沙棘的根、茎、叶、花、果,特别是沙棘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轻工、航天、农牧鱼业等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
沙棘果实营养丰富,据测定其果实中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肪酸、微量元素、亚油素、沙棘*酮、超氧化物等活性物质和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其中维生素C含量极高,每克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可达到—1毫克,是猕猴桃的2—3倍,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含糖7.5%—10%,含酸3%—5%。沙棘叶片含粗蛋白15.75%、粗脂肪9.48%、粗纤维14.04%、无氮浸出物54.84%,用沙棘叶可制作保健茶。
沙棘油中含有种对人体有益的活性物质,其中有46种生物活性物质,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A、*酮等,具有抗疲劳和增强机体活力及抗癌等特殊药理性能,具有保护和加速修复胃黏膜、增加肠道双歧杆菌的药性,有降减血浆胆固醇、减少血管壁中胆固醇含量的作用,能防治高血脂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症,并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由于沙棘的营养、食用、药用价值都很高,近年来世界各国。如中国、俄罗斯、日本、美国、德国、芬兰、加拿大等,各学科的专家学者纷纷投入到沙棘领域的研究,如营养学、细胞学、医药学、遗传学、防护学,生物化学等各学科。
#古籍文献这样记载沙棘的妙处#
《四部医典》是一部集藏医药医疗实践和理论精华于一体的藏医药学术权威工具书,被誉为藏医药百科全书,为藏医药学中最系统、最完整、最根本的一套理论体系。《四部医典》又名《医方四续》,形成于公元8世纪,由著名藏医学家宇妥·宁玛元丹贡布所著,作品中约有30章记载了沙棘:具有祛痰止咳、利肺、化湿、壮阴、升阳的作用,有60余处记载了沙棘的健脾养胃与破瘀止血等功能,而且还有沙棘的汤、散、丸、膏、酥、灰、酒7种制剂与84种沙棘的配方。
公元8世纪,藏医学古典名著《月王药诊》中的第章药物的性味功效中对沙棘有如下记载:“沙棘医治培根、增强体质、开胃舒胸、饮食爽口、容易消化。”
明代著名中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记载了沙棘:“实,气味酸、温、无*,主治久痢不瘥及心腹胀满*瘦,下寸白虫,单捣为末,酒调服之甚效。盐、醋藏者,食之生津液,醒酒止渴。”
现代研究证明,沙棘中的有效成分沙棘*酮,对心脑血管系统有广泛的药理作用。首先沙棘*酮可降低血脂、胆固醇、β一脂蛋白,改善血液流变性,扩大管腔,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和程度;其次,促使血管内皮产生前列腺环素,抑制血小板聚集,缩小心肌梗塞的范围;最后,*酮作为体内抗氧化剂,可提高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活性,将血液中的低密度胆固醇溶解成微小颗粒,然后被人体吸收,从而防止因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积所导致的动脉硬化,防止由动脉硬化导致的各种心脑血管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