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端木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品茶来对比品鉴8款可以祛湿的六堡茶
TUhjnbcbe - 2022/6/3 10:22:00

品牌营销人——潘潘的第43篇原创图文

冬去春来,乍暖还寒,每到3—4月份,广东人最怕的回南天就要汹涌而来,室内室外皆是一片湿漉漉的的景象,空气中都弥漫着湿气,体内湿气在这时更是甚显。

湿气重,那就来喝六堡茶吧~!

3月12日,对比品鉴了8款六堡茶,特此记录:

第1组

对比纬度:工艺+产区

年黑石产区群体种双蒸工艺

VS

年恭州产区群体种生茶工艺

年黑石:干茶原料细嫩,条索细小紧结,汤色似红豆沙色,口感整体比较厚糯,米汤感突出。

年恭州:原料粗老、叶片大、松散,汤色橙红,整体口感甜润,汤感相对薄。

第2组

对比纬度:品种

年桂青种双蒸工艺

VS

年群体种双蒸工艺

年桂青种:原料细嫩,干茶颜色较黑,汤色橙红,汤感寡淡,水味重,长焖泡后只有苦涩。

年群体种:梗较多,干茶呈黑褐色,汤色橙红明亮,有参香,汤感顺滑有厚度,长焖泡后厚糯。

第3组

对比纬度:年份

年黑石产区生茶工艺

VS

年黑石产区生茶工艺

年生茶工艺:中叶茶,有梗,干茶呈黑褐色,汤色橙红,汤顺滑。

年生茶工艺:原料等级较高,清明茶,条索细卷,颜色黑润,汤色橙*,有花蜜香,清甜有凉意,生津快,喝起来像生普感觉,不适合长焖泡。

第4组

对比纬度:工艺+时间

年古法六堡双蒸工艺

VS

年古法六堡生茶工艺

年双蒸工艺:原料细嫩,叶片卷曲,干茶呈黑褐色,汤色橙红明亮,冲泡的糯米香非常高扬,似酒味,汤感滑,清凉感凸出,回甘生津明显,保温杯焖泡后有枣香。

年生茶工艺:属于二白茶,有芽、中叶、粗叶和茶梗,叶片较大、梗多(春、夏、秋季混合采摘),汤色橙红,木质香明显,也带粽叶香,汤感第一道就非常糯厚、顺滑,整体滋味非常饱满,不断有唾液分泌,满嘴香甜,余韵明显,久久不散,喝完身体心情都很愉悦。

品鉴小结

??桂青种和群体种对比差距太明显,群体种完胜

??传统生茶工艺的口感更加爽口,香的层次和茶汤层次更丰富点

??双蒸工艺的口感更加醇厚,更加适合保温杯焖泡,焖泡4个小时能明显感受到汤的胶质感

??茶叶原料更嫩的,如社前茶,滋味更加单一,口感更细腻点

??有芽,有中叶老叶,有梗的茶,整体滋味的甜度更高,滋味感也更丰富点

??感觉无论什么茶,好的茶都能喝到清凉感

??最后年的收尾,完美!木质香明显,有荷香,汤感第一道就无比饱满糯厚,不断有唾液分泌,满嘴香甜,余韵久久,喝完身体心情都很愉悦??

六堡茶知识点精华梳理

六堡茶属于六大茶系中的黑茶,来自广西梧州苍梧县六堡镇。

六堡茶“墙内开花墙外香”,在马来西亚被誉为“保命良液”,是矿区工人的标配;在日本被誉为“饮用化妆水”,在抗日战争之前,六堡茶是中国销往海外出口量最大的黑茶。

四大产区:东南区、六堡河区、梧峒河区、西北区

其中西北区包括不倚(恭州)、四柳(芦荻)、理冲、公平、塘坪(黑石)、山坪,是六堡茶历史上的重要主产区。

土壤:六堡产区的土壤系砂页岩风化发育而成,*红土壤,含粉砂量较多,质地多为酸性中壤土,表土较疏松。

气候:雨量充沛、云雾弥漫、空气湿润、日照时长短、全年气温不高,昼夜温差较大,湿度大,常常可见云雾笼罩,云气升腾,阳光漫射的景象。

原树种:是六堡群体种,茶树有性系品种,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

品种特点:

1、杂

品种太多,变异太丰富,很难找到两棵差不多的茶树。性状特征非常丰富,从芽叶色泽上分,有绿芽、*绿芽、红芽和紫芽等多种。叶型有长叶、卵叶、普通、笋芽和米碎茶等几大类。

“杂”的好处是它的口感很丰富,在它越陈越香的过程中,不断地有香型和口感的变化。

2、繁殖能力强

原种六堡茶多茶花多茶果,花果的成长消耗了它的能量,产量就变低了,内含物质却很高,同时,茶花茶果也可入茶,别有风味。

3、生命力强

原种六堡茶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非常适合生态化种植,不用过多的人为干预,也一样生长茂盛且经济寿命很长。

4、采摘量

发芽期均较早,所以采摘时间也从社前到冬季。

按采摘季节可分为:春茶(社前茶、明前茶、清明茶)、夏茶、秋茶、冬茶;

按茶叶的老嫩程度,分为茶谷(茶芽)、中茶、二白茶、老茶婆等种类;

此外还有茶花、茶果、龙珠茶(虫屎茶)等一些另类的茶品。

桂青种:桂青种不是六堡茶的原生树种。

桂青种是广西贺州桂岭乡开山一带所产的茶,桂青种后来发现适合制作现代渥堆工艺六堡茶,滋味浓厚,后来,香港茶商用作渥堆发酵茶生产六堡茶和普洱。

六堡茶制茶工艺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古法制作工艺(传统工艺,也称生茶工艺或“农家茶”):自古就有,一直延续到现在。

2、近代制作工艺:从清中期至抗战前,双蒸、多蒸工艺在这个时候出现,延续到现在。

3、现代制作工艺:年由梧州茶厂正式生产,延续至今。

不同的工艺,差别主要体现在发酵技术上的改变:

古法六堡:用“沤堆或闷堆”(不加水)

近代工艺六堡:用“焗堆”(早中期不加水,后期洒水在地面)

现代工艺六堡:用“渥堆”(加水冷发酵)

六堡茶的杀青特点是采用低温杀青,目的是保留后续工艺“后发酵”所需要酶。

六堡茶一般都是用松柴烘干,切忌以晒代烘作为干燥步骤。

槟榔香和槟榔味是六堡茶特有的,但是只有原生树种的六堡茶才易出槟榔味,而且新茶一般没有槟榔味,老茶才易有。

古法工艺六堡茶特点:清、鲜、甜、醇

现代工艺六堡茶特点:红、浓、陈、醇

无论古法工艺还是现代工艺,他们都有一个“殊途同归”的现象,都会出现“木香”。

农家生茶工艺:香气层次感更丰富些,滋味更爽口。

双蒸工艺:茶汤的胶质感和厚度会比农家生茶好,滋味更醇厚。

喝六堡茶重在功能和养生价值。

六堡茶被称为“祛湿之王”,除湿利水、调理肠胃、便秘拉肚子、水土不服,没有它搞不定的。

1、茶树生长环境

六堡茶产区常年雾气萦绕,湿气尤重。进入茶园,低头便可看见在茶树周围长着许多清热祛湿解*的中草药。清代著名医学家徐洄溪说:“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生之地”。六堡茶便是“取其所生之地”。六堡茶树自身已具备抵抗其潮湿生长环境的抗湿因子,便是“取其所生之地”最好体现。

2、工艺

古法六堡茶的祛湿与其独特“罨”、“蒸”、“焗”工艺密不可分。这种工艺使得茶叶经过多次的凉热变化,经历反复的酶促作用和湿热的过程,会使微生物菌群生成丰富,茶叶后期转化空间大、层次感好。

4种冲泡方式:

1、闷:保温杯焖泡(焖泡时间1—4小时)

2、煮:让茶叶一直浸泡在水里,不停翻煮

3、蒸:隔水蒸,靠蒸汽萃取茶汁,可以保证茶汤原汁原味

4、泡:可以选用紫砂、柴烧、坭新陶等茶器,度水温冲泡

[完]

-EDN-

用文字、图片记录下

关于茶一切的亲身体验感悟

图文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二人饮]

关于潘潘

广告专业出身

拥有10年品牌战略规划

及营销推广经验

多家公司品牌营销顾问

擅长品牌价值体系、美学视觉系统和产品规划三位一体系统打造

深入茶行业5年,资深茶爱好者拥有国家级评茶师、茶艺师曾担任某高端古树纯料茶(曼松)品牌战略总监热衷全球茶旅行、茶山行、茶探店、茶品鉴体验

探寻过云南、武夷山、张家界、湖北等茶山

深度体验过北京、厦门、景德镇、广州、云南等茶空间

多年来,既是品牌专业人,又是茶爱好者

总想为茶行业做点什么

商业的本质是“提供生活方案”,

而非“销售产品”,

那就专注于为茶行业

提供专业的“品牌营销”和“生活美学方案”

全程陪伴式,与你共生长

如果你是茶企or茶客

刚好有以下需求

茶品牌营销需求

①想打造自己茶企的品牌定位/品牌核心价值/品牌故事/广告语/品牌风格调性等

②品牌LOGO设计/品牌VI系统设计/品牌超级符号打造

③产品系列规划/产品UPS卖点挖掘/产品美学包装设计

④私域流量打造(各大自媒体平台搭建及运营/

1
查看完整版本: 品茶来对比品鉴8款可以祛湿的六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