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最后的冲刺阶段,
你还能做什么?
今天,一起来看看高考题中涉及到的
“环境对树的影响”都考啥?
01
自然环境对树的影响
(1)气候对树的影响
气候对树的发芽、开花、生长、落叶、结果等物候现象起着明显的影响。但热量、降水、光照等不同要素具体对树的影响又有所差异。
①热量
热量影响树的类型及空间分布,从赤道往两极热量减少,大陆东岸树种呈现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的变化,垂直方向由山麓到山顶也大致呈现相似的变化。
②降水
猴面包树耐旱能力强
从沿海到内陆,降水减少的情况下,树的数量减少,逐渐过渡到草原荒漠。
热量降水同时会影响树的形态,比如热带雨林地区高温多雨,树多高大茂密,板状根;地中海气候区的树耐旱能力强;亚寒带针叶林多呈三角形;热带草原地区的树根系发达,耐旱能力强等。
③光照
山体的“阴阳脸”
光照充足,有利树木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树木生长;
向阳一侧,树木接受阳光多,光合作用强,温度较高,生长更好,枝叶更茂密,树木年轮更稀疏。
在偏干旱地区,山地向阳一侧,由于蒸发更大,水分条件更差,可能导致树木无法生长,出现山地“阴阳脸”现象。
④风
大风作用形成的旗形树冠
风大会导致蒸发加大,减少水分,同时风大本身会限制树木生长,从而影响山地中树木分布的上限(林线)。
如果一地区长期盛行某一方向的风,会导致树形成旗形树冠。
强风的出现会吹断树木,导致树木倒伏。
⑤昼夜温差
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的积累,促进树木的生长;冬季由于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夜晚容易降到树木低温临界点,从而产生冻害,所以冬季城市中很多树木会涂一层石灰,减小昼夜温差。
(2)地形对树的影响
随着海拔的升高,热量降水发生变化,树只能分布到一定高度;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有利于树的生长,更加茂密;背风坡降水少,植被稀少。
(3)水分对树的影响
树木的生长需要水分,干旱地区树木难以生长,在绿洲地区,河流沿岸才能生长树;但过湿的环境对很多树的生长也是不利的。
(4)土壤对树的影响
土壤是树木生长的基础,树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促进其生长。土壤的肥力、厚薄、酸碱、疏松度都会对树木生长产生影响,比如土壤养分充足,树木一般生长发育更好;土层薄,树木根系无法支撑树木生长,可能无法生长树木,比如菲律宾的巧克力山;酸性土壤适合茶树、脐橙等生长,影响树木的种类。
02
人文环境对树的影响
①直接影响
人类砍伐、修剪等活动可以直接影响树木的分布、形态等。
②间接影响
人类通过生产生活活动会改变自然环境,从而间接的对树木产生影响,比如人类生产生活导致大量酸性气体的排放,导致酸雨的形成,酸雨导致土地酸化,树木枯死。
(全国卷一)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统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差异
D.行*管辖不同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B.降水
C.光照D.土壤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1、B根据材料,该地按统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常绿灌木为亚热带或热带植物,该地种植说明常绿灌木为景观树种;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杂树丛生说明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强,为当地地带性植被,3月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说明冬季树叶已掉落,为落叶林,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地区,所以为落叶阔叶林。故选B。
2、D根据材料,绿化隔离带为按统一标准栽种的,说明景观规划是一样的,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另一侧则杂树丛生,暗示一侧有人修剪,一侧无人修剪,也就是景观维护存在差异而导致的,所以可能是行*管辖不同,导致维护出现差异。考查的是区域分界线两侧的差异。故选D。
3、A常绿灌木是亚热带或热带植物,亚热带或热带地区城市种植常绿灌木属于正常现象,而该地地带性植被为落叶阔叶林,为北方城市,引种常绿灌木作为景观树木则需要克服冬季低温等限制性因素,更高纬度城市无法栽种则是冬季温度低,常绿灌木无法过冬。所以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故选A。
点击此处查看本题解析▼
(海南卷)
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图6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8分)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降水量少(低于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3分)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3分)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2分)
解析:影响植被生长的因素主要有热量、水分、土壤(肥力、厚度、酸碱等)、风力、坡度、人类活动等。小老头树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说明其生长的自然条件较差,从这个角度分析即可。
点击此处查看本题解析(全国卷一)
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据此完成9~11题。
9.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
A.幼树B.中龄结实树
C.老树D.各树龄组混生
10.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
A.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
B.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
C.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
D.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
11.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却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
A.降水稳定
B.水土流失量稳定
C.土壤肥力稳定
D.岳桦结实线稳定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
9.A根据材料“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可以判定森林向上推移速度比较快,目前林线附近的岳桦是才生长出来时间不长的树,同时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树木生长比较缓慢,综合可以推断林线附近的岳桦林多为幼树。
10.C根据材料“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可以判定岳桦生长季为夏季,岳桦结实主要受生长季节的热量条件影响,即夏季的热量条件。再结合材料中“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这句话可以推定生长季节的热量条件并没有改变,那持续变暖的气候就只能是冬季升温明显了,同时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也说明冬季升温幅度较大,才能保证森林能生长到更高的海拔。
11.D根据上一题,全球变暖在当地的表现是冬季升温明显,岳桦生长季节升温不明显,这使得更高海拔的地方,在岳桦生长季节的时候达不到岳桦繁殖所需的热量条件,使得岳桦无法繁殖,造成林线高度无法进一步上升,同时结实线稳定,导致现有岳桦林种子无法传播到更高的海拔,林线趋于稳定。
点击此处查看本题解析▼
(全国卷三)
堪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9.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A.林线与雪线更高
B.林线与雪线更低
C.林线更高、雪线更低
D.林线更低、雪线更高
10.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A.暖湿B.暖干
C.冷湿D.冷干
11.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A.林线升高,雪线升高
B.林线升高,雪线降低
C.林线降低,雪线升高
D.林线降低,雪线降低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
9.A与阴坡相比,阳坡接收太阳辐射多,温度较高,温度高导致森林能生长到更高海拔,林线高;温度高,积雪与融雪平衡的位置会上移,雪线升高。
10.A温度升高,降水增多,林线升高;温度降低,降水增多,雪线降低(既是迎风坡又是阳坡的情况下,雪线低)。要符合林线升高,雪线降低,只能是气候变化趋势为暖湿。
11.B火山喷发后会带来大量火山灰堆积,土壤厚度增加,坡度减小。火山喷发会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也即火山带来的温度上升影响、淹没燃烧植被影响得到恢复,可以不做考虑,此时主要考虑土壤变化带来影响,土壤厚度增加,肥力增加,有利于森林生长,促进林线上升,坡度减小,有利于雪堆积,雪线下降。
点击此处查看本题解析▼
一般情况下雪线、林线影响因素分析:
(辽宁卷)
依据林区自然环境特点和林木状况进行间伐(有选择地砍伐部分树木)是林区管理的有效途径。20世纪90年代,甘肃省南部某林区对部分区域进行不同强度的间伐,而后继续封山育林。年研究人员在该林区选择自然环境相近的4个样地进行调查。下表为部分调查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依据表格信息可得
A.间伐强度强的林区,幼苗生长条件好
B.间伐强度强的林区,林间裸地面积大
C.无间伐区光照条件最弱,幼苗生长环境最好
D.重度间伐区枯枝落叶层最厚,土壤肥力最高
9.该林区间伐主要是为了
A.控制森林成林比例,节约水资源
B.增加地表径流,防止土地沙化
C.促进森林更新,维护生物多样性
D.增加土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8.A根据图中信息,表中间伐强度强的林区,幼苗密度更大,应该可以指示幼苗生长条件好;间伐强度强的林区,幼苗密度大,林间裸地面积较小;无间伐区乔木蓄积量最大,光照条件差,幼苗生长环境不一定最好;重度间伐区砍伐森林较多,枯枝落叶少。
9.C该地为甘肃南部山区,林区间伐是为了促进森林更新,维护生物多样性。
点击此处查看本题解析—End—
声明:匠心地理综合整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